[发明专利]高速油料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98115806.4 | 申请日: | 1998-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208150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17 |
发明(设计)人: | 练敬忠;练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练敬忠 |
主分类号: | F23D11/24 | 分类号: | F23D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58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油料 燃烧 | ||
本发明属于一种工业窑炉油料燃烧器。
目前使用的油料燃烧器燃用重油时,火焰筒喷出的是含有雾状油粒的低温火焰,燃烧速度慢,燃烧效率低。因结焦、积炭、堵塞进风孔、道,使用寿命短。烟气中的氧化氮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元凶”,严重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专利85200213“工业炉用油料燃烧器”说明书中,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分别为端板总成图和各部分视图。其端板是由面板和背板用幅条焊接而成的夹层板结构复杂、性能不佳。
赵易成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1992年5月第一版“实用燃烧技术”第286页第17行写到;“油雾的着火温度约在500--600℃之间。......。油雾与空气混合物着火较难,......在点火时,要掌握雾化剂与助燃空气的量及比例,所以,操作时要细心观察,注意总结经验。”可见其燃烧速度极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速度快,燃烧效率高,能像煤气那样,瞬间即可完全燃烧,直接获得高温火焰的低氧化氮油料燃烧器。
本发明高速油料燃烧器由连接块(1)、外壳(2)、湍流器(3)、涡流板(4)、油喷嘴(5)、外壳后板(6)、油管(7)、风管(8)、固定座(9)、法兰(10)等组成。
所述连接块(1)为长方体金属块。其厚度等于外壳(2)与湍流器(3)之间的环隙,数个连接块(1)均布于环隙中焊接为一体。
所述外壳(2)为一柱形园筒。
所述湍流器(3)是用多个相同高度、不同直径的柱形园筒有间隙地套叠,以数个连接块(1)均布于间隙中,使之同轴焊接而成的多环形结构体,套叠部分为筒体高的30--100%。
所述涡流板(4)是一块中心设有油喷嘴安装孔(13)的园形平板,(也可作成漏斗形),在均匀分布的3-16条半径中的每一条半径上均布数个进风孔(12),孔径和孔数随燃烧能力而定。也可在半径上开口代替进风孔(12)。
所述油喷嘴(5)是一个机械雾化油喷嘴。
所述外壳后板(6)是个具有点火孔(11)的环形平板,内沿与风管(8)一端焊接,外沿与外壳(2)一端焊接。
所述油管(7)为无缝钢管,一端带外螺纹与供油金属软管用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油喷嘴(5)进油端同轴焊接。通过油管(7)将油喷嘴(5)伸入油喷嘴安装孔(13)中。
所述风管(8)为直角弯管,根据需要也可作成其他角度的弯管,助燃空气经此管送入燃烧器。
所述固定座(9)是由一个具有内螺纹的固定套和一个与它配套的外螺纹油管套组成。固定套与燃烧器同轴焊接在风管(8)上,油管套套在油管(7)上焊牢,其作用是固定油管(7)。
所述法兰(10)是一个带数个螺栓孔的环形平板,内沿与风管(8)的一端焊接。
本发明高速油料燃烧器,助燃空气采用轴向进风方式,其中10-20%经涡流板(4)的进风孔(12)进入燃烧器,80--90%经湍流器(3)进入燃烧器。由于涡流板(4)的进风孔(12)处轴向风速大,板面上轴向风速为零,即形成较强的涡流。油料经油喷嘴(5)雾化,点火后,油雾在涡流板(4)附近进行涡流燃烧,同时起连续点火、稳定燃烧的作用,其燃烧热使油雾大部分气化,小部分裂化和热解。本发明高速油料燃烧器,采用了机械雾化技术,涡流技术、湍流技术,强化传热、传质技术,油喷嘴前置技术等专有技术,使燃烧器瞬间即可完成燃油的雾化、气化、裂化、热鲜、混合和燃烧的全过程;在常温环境下燃烧,火焰纯净、明亮,不结焦、不积炭;烟气中氧化氮含量低;达到了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不用雾化剂,燃烧强度高。
(2)燃烧速度快,燃烧效率高:在常温环境条件下,燃用煤油、柴油和重油像燃用煤气一样,瞬间即可燃烧完全,火焰纯净、明亮。
(3)空气系数低至1.05时,无黑烟。
(4)火焰长短可调,刚性可调,火焰温度可在600--1500℃之间随意调控。
(5)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点火容易,燃烧稳定,调控灵敏维修方便。
(6)不结焦、不积炭,使用寿命长。
(7)节能效果显著:不用雾化剂,节油3%;空气系数低,节油9%;燃烧效率高,节油3%;总节油率达10%以上。
(8)烟气中氧化氮含量比一般燃烧器低50%以上。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练敬忠,未经练敬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58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聚合保护板
- 下一篇:建筑物置模施工方法及其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