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滚动球轴承无效
申请号: | 98116560.5 | 申请日: | 199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244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玉春 |
主分类号: | F16C19/02 | 分类号: | F16C19/02;F16C33/40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建民 |
地址: | 0514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动 球轴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滚动球轴承,适用于单列向心球轴承和向心推力球轴承。
中国专利CN1022060公开了一种“纯滚动母子轴承”,它由内圈、外圈、母滚动体、子滚动体和定位环装置组成,定位环装置位于轴承两侧,各具有面向轴承一侧的环形锁槽的定位环。子滚动体两端可自由地嵌入各定位环的环形锁槽内。母滚动体对称中心的运动轨迹为一节圆,子滚动体对称中心的运动轨迹就是上述节圆。这种轴承的缺点是定位环装置结构复杂,子滚动体与定位环之间易产生滑动。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中缺点,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转平稳、噪声小、极限转速高、能耗小、使用寿命长的全滚动球轴承。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内圈、外圈、球滚动体、与球滚动体相间分布的隔离滚动体,它还包括有隔离滚道体,隔离滚动体为中间部分具有圆弧内凹的滚柱体,球滚动体与隔离滚动体为线接触,隔离滚道体位于轴承的两侧,并且与内圈固定联接,隔离滚道体与隔离滚动体的两端部配装以形成隔离滚动体的滚道。
球滚体的对称中心的运动轨迹的半径小于隔离滚动体的对称中心的运动轨迹的半径。
隔离滚道体的滚道直径D1与内圈外滚道最小直径D的比值等于隔离滚动体的最大直径d1与最小直径d之比,即D1∶D=d1∶d。
隔离滚道体与内圈为锥面紧配合加粘结剂粘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由隔离滚动体把球滚动隔开、定位,然后再由和内圈同步的隔离滚道体去限定隔离滚动体的运动轨迹,在运动中,并相互做纯滚动。从而达到减少摩擦系数,减少摩擦升温,使轴承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运转平稳、噪声小、极限转速高、能耗小、使用寿命长。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由图1-2可知,本发明包括有内圈(1)、外圈(4)、球滚动体(5)、与球滚动体(5)相间分布的隔离滚动体(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隔离滚道体(2),隔离滚动体(3)为中间部分具有圆弧内凹的滚柱体,球滚动体(5)与隔离滚动体(3)为线接触,隔离滚道体(3)位于轴承的两侧,并且与内圈(1)固定联接,隔离滚道体(2)与隔离滚动体(3)的两端部配装以形成隔离滚动体的滚道。
球滚体(5)的对称中心的运动轨迹的半径小于隔离滚动体(3)的对称中心的运动轨迹的半径。
隔离滚道体(2)的滚道直径D1与内圈(1)外滚道最小直径D的比值等于隔离滚动体(3)的最大直径d1与最小直径d之比,即D1∶D=d1∶d。
隔离滚道体(2)与内圈(1)为锥面紧配合加粘结剂粘接。
隔离滚动体的作用是跟着球滚动体滚动的同时隔开了球滚动体,把球滚动体限定在均布范围内,同时也使隔离滚动体自身在轴向定位。隔离滚道体的滚道直径D1与内圈外滚道最小直径D的比值等于隔离滚动体的最大直径d1与最小直径d之比,这就能保证达到全滚动的目的。
本发明全滚动球轴承的内孔、外径、宽度都符合现有标准轴承的窄、中、重系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玉春,未经李玉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65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传感元件
- 下一篇:半导体杂质的激活方法以及激活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