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自动衣无效
申请号: | 98117479.5 | 申请日: | 199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247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逶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逶 |
主分类号: | B60J11/00 | 分类号: | B60J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 ||
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
发明背景:
现在汽车工业很发达,世界各地高级轿车的拥有量已有上亿,但是一直困绕着高档轿车用户的问题是:不能保证总有一个随身车库跟随着自己,开车外出的时候就不能保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车库,而且有很多用户暂时无法解决固定车库问题。
但实际情况是用户都希望有一个随身车库,更何况除了不良气候状况如刮风下雨下雪外,还要面临,现在工业污染十分严重,长期使汽车暴露在户外,很容易影响汽车使用寿命,破坏汽车美观状况,现在虽然有所谓的汽车移动车库,是用一种能够把汽车盖住的车布来解决问题,可是由于在使用时必须非常麻烦的把车布用手工操作,使用起来十分不便,所以,很多客户宁愿放弃了对它的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自动车衣,用自动的方法把车衣罩住车身,当不需要的时候也可以自动把车衣收回而避免手工劳动。
1.一种自动汽车装自动车衣装置,包括一个车衣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车衣系统,一个充气系统,一个收缩系统,一个电源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汽车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车衣包含充气管道或者至少一个可相对于车衣移动的经向收缩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充气管线或收缩线成经线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气管线或收缩线成弧线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充气管线或收缩线成斜线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车衣布材内溶至少一块微形磁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车衣布材内含有磁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车衣外周边有一个可相对于车衣体滑动的收缩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车衣体前后相对于左右部份稍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充气管线与收缩线分列于车衣体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充气系统与车衣体有多余一个充气管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收缩系统有一个收缩驱动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根收缩线都分别由一个独立的收缩轮来收缩;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两根收缩线是用一个收缩轮收缩;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收缩线都共同用一个收缩轮收缩;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车衣系统有一个可以起落的自动车衣盖;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车衣的底坐有一个磁铁;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车衣有一个与车顶的连接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车衣系统有一个连接汽车电源的插头。
本发明包括一个车衣系统,一个收存系统,一个充气系统,一个收衣系统,一个电源系统或者连接电源的系统。
车衣系统的特征是在车衣中分布一些可充气的管道,当向这些管道输送气体时可以导致车衣整体张开,从而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将车身自动盖住。
充气管道使用衣布材料应尽量使用充气性能好的不易漏气材料,但是,如果充气系统力大的话也可以适当放宽,因为当充气结束的时候能够保证车衣张开就可以,不一定要求充气管内始终充满空气。
充气管的分布的数量:当充气管的内半径越大的时候,将导致充气时使车衣有足够的张力,在这种情况下,充气管的数量可以相对减少,反之当充气管的内半径越小的时候,充气管的数量应该越多,才能保证足够的张力。
方案之一:可采用一毫米至一百毫米的半径充气管。
充气管的数量较多的时候可导至相对较大的张力和较大面积的支撑范围,从而保证在需要的时候迅速使车衣张开,另外在充气管数量较多的时候,也可以防止万一其中的某些充气管泄气而不能使用的时候,其它充气管仍然可以发挥作用。
方案之一:可采用四至三百六十根充气管。
车衣中充气管的分布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逶,未经张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74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