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面方便面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17699.2 | 申请日: | 199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62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04 |
发明(设计)人: | 何锦风;钱平;王智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59162部队 |
主分类号: | A23L1/16 | 分类号: | A23L1/16;A23L1/162 |
代理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孙民兴 |
地址: | 1000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面 方便面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食品及食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玉米面方便面及其生产方法。
我国盛产玉米,玉米资源丰富。但由于玉米面口感粗糙,其食品不被人们所欢迎。为充分利用玉米资源,扩大玉米面的使用范围,近几年来,出现了一些用玉米面加工的方便面。如中国专利号90105473.9公开的快餐玉米面条加工方法、专利号93117548.8玉米方便面及其加工方法和专利号95113914.2一种玉米方便面的加工方法等,促进了玉米面的应用。但这些产品和产品的生产存在以下不足:(1)需对原料进行浸泡、发酵等处理,生产工艺复杂、费时,而且生产厂房、设备投资大;(2)玉米面条需在90℃以上的水中复水,使用范围小;(3)方便面为波纹状,单位体积重量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质期长,能在水温20℃以上的水中复水或锅煮的玉米面方便面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玉米面方便面,原料包括重量74.72-88.58%的玉米面粉、9.84-23.04%的马铃薯变性淀粉或小麦面粉或大米面粉、0.98-3%谷朊粉、0.3-1%蒸镏单硬脂酸甘油酯、0.3-0.7%黄原胶,再按上述物料总重量25-32%加入浓度为3-6%的NaCl和0.3-0.6%NaHCO3盐碱水,经混合、挤压蒸煮、成型,干燥而成。
本发明玉米面方便面,所得面条呈直条状。
本发明生产玉米面方便面的方法,取重量74.72-88.58%的50-80目玉米面粉、9.84-23.04%马铃薯变性淀粉或小麦面粉或大米面粉、0.98-3%谷朊粉、0.3-1%蒸镏单硬脂酸甘油酯、0.3-0.7%黄原胶,置于和面机内搅匀后,再按上述各物料总重量的25-32%加入浓度为3-6%的NaCl和0.3-0.6%NaHCO3盐碱水,再经和面机80转/分搅拌15-20分钟,将面团送入单螺杆挤压机内经两次挤压蒸煮、成型,烘房干燥。
本发明生产玉米面方便面的方法,其中面团在单螺杆挤压机内第一次挤压蒸煮熟化的出料温度103-105℃,第二次挤压面团成条状的出料温度60-80℃,挤压蒸煮、成型的喂料速度均为1.4-1.6kg/min。
本发明生产玉米面方便面的方法,其中成型后面条进行挂杆干燥,面条挂杆长度1.4米。烘房干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干燥温度为39-42℃,时间2-3小时;第二阶段干燥温度为30-32℃,时间3.5-7小时;第三阶段干燥温度为20-25℃,时间8-14小时。终点水分8-12%。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单螺杆挤压机两次挤压蒸煮、成型,简化了现行玉米方便面的生产工艺,缩短了时间,减少了生产厂房、设备投资。
2.本发明提供的产品,能在水温20-100℃的水中复水或锅煮,扩大了玉米面方便面的使用范围。20℃水温浸泡25-30分钟,面条无自心,柔软滑爽,筋道,口感与沸水复水效果相近;90℃以上水中复水6-8分钟,不浑汤,不粘连;耐煮性好,沸水中煮3-5分钟不粘连。不仅适合内地,也适合水沸点低的高原地区和水温较低的情况下使用。
3.本发明的产品制成直条状,减少了单位体积重量,抗压性好,携带运输方便。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叙述。
实施例1:称取玉米面粉90kg,马铃薯变性淀粉10kg,蒸镏单硬脂酸甘油酯0.3kg,黄原胶0.3kg,谷朊粉1kg,置于和面机中搅匀后,缓慢加入浓度为4%NaCl和0.5%NaHCO3盐碱水30.7kg,和面机80转/分搅拌15分钟。面团放置10分钟,送入单螺杆挤压机两次挤压蒸煮、成型。第一次挤压面团熟化出料温度为105℃,第二次挤压面团成条状的出料温度为60℃。挤压蒸煮、成型的喂料速度均为1.6kg/min。成型面条挂杆长度为1.4米,冷却后进入隧道式烘房干燥。第一阶段干燥温度42℃,时间3小时;第二阶段干燥温度30℃,时间5小时;第三阶段干燥温度20℃,时间12小时。终点水分8%。
干燥好的直条状面条,逐段切割,称量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59162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59162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76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气复合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铁基软磁性合金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