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食品加工机无效
申请号: | 98118220.8 | 申请日: | 1998-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246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君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君民 |
主分类号: | A23P1/00 | 分类号: | A23P1/00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科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5485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食品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械,尤其是一种对果品、蔬菜、脆片等食品进行加工的真空食品加工机。
目前国内的果品、蔬菜脆片等食品的生产加工设备有两大类型,一类是间歇式真空加工设备,另一类是连续式真空加工设备。中国专利CN2174043Y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机”,该食品加工机属间歇式真空加工设备,生产量较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操作工艺复杂,在进、出油管路上需安装油泵来实现加工釜内的进、出油操作,给生产和维修带来很多不便。中国专利CN2187371Y公开了一种“循环真空食品油炸机”,该机属连续工真空加工设备,由机体、油预热室、左右油炸室、真空装置、电控装置、自动循环装置、气液分离装置组成,该机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可连续生产,工作效率高,但该机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油路自动循环装置,比较复杂,包括齿轮油泵、交流电机等部件,给生产和维修带来很多不便。该机的油炸室(即加工釜)为左右两个,其交替工作来实现连续生产,该机同间歇式加工机相比,加工能力提高了一倍,但该机缺乏脱水(油)装置,其加工出的产品含水(油)比重大,给食品的保质期带来一定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加工能力大,能保证连续生产且生产效率高、使用方便的真空食品加工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食品加工机,包括传动装置,固定支架装置和真空、加热装置,固定支架装置包括支架,位于支架上的内、外圆环形轨道,在内、外圆环形轨道之间安装有带滚轮的两个以上的加工釜,滚轮与内、外圆环轨道、滚动配合,在支架的边缘焊有平台,在平台上焊有一支杆,在支杆上联有电动机和联轴器,围绕各个加工釜的外壁焊有一环形齿条,齿条与传动装置相联,在上述的加工釜上部焊有封头,中部贯穿传动轴,在加工釜底部安有出料盖,在加工釜内部的传动轴上固定有物料筐,在物料筐的底部安有活动底,活动底通过轴承套安装在出料口盖上,并通过联接器与传动轴连接,传动轴的上端与联轴器相联,各加工釜之间通过进油管相联接,在加工釜的周围设置有加热夹层,在其内部安有加热管,真空、加热装置由真空装置和位于其下部的加热装置构成,两装置通过联接件联为一体,真空装置包括真空室、密封圈、真空管和真空抽气管,真空管位于内、外圆环形轨道的正中心,通过密封圈与真空室连通,真空室通过真空抽气管与各个加工釜连通,加热装置包括蒸汽管、蒸汽包、蒸汽输气管、密封圈,蒸汽管位于内、外圆环形轨道的正中心,通过密封圈与蒸汽包连通,蒸汽包通过蒸汽输气管与各个加工釜上的加热夹层和加热管连通。
所述的传动装置由减速机、传动箱、链条组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设备占地面积小,使用方便,加工能力大;
本发明真空食品加工机的多个加工釜都均匀分布在圆环形轨道上,并在轨道上进行运转的同时实现对物料的加工、脱水和出料工序。该机的结构与并排分布式的现有加工机的结构相比,在同样大的占地面积上可成倍增加加工釜的数量,从而可使加工能力成倍提高。
2、油路循环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发明真空食品加工机中与各加工釜相联的循环油路当中不需安装油泵和电机,而是利用位于环形加工釜中心的真空装置所产生的负压实现油路的自动循环,从而使油路循环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操作也更加方便,同时可有效避免油泵漏油给设备和环境造成的污染。
3、在加工釜中采用双温加热方式控制温度;
本发明真空加工机中的每一个加工釜都采用双温加热方式对加工釜内的物料进行加温控制,当需快速加温时接通加工釜中的加热夹层,如果需要保持恒温时接通加工釜中的加热管即可。通过对加工釜中温度的控制可使被炸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成份,避免由于油过热或过低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4、出料口位于加工釜的底部,使出料操作更加方便。
现有的食品加工机的出料口都位于加工釜的上部,出料时需用提升机构将物料筐提出进行出料,操作很麻烦且成本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A面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君民,未经郭君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82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砖块
- 下一篇:人翻译起始因子亚基的编码序列、其编码的多肽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