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力动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118253.4 | 申请日: | 199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249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国民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7341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力 动力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装置,特别是涉及利用永磁体磁能的磁力动力装置。
现有技术的磁力动力装置,各国都有不少报道,中国专利也有不少,如申请号为93246806.3的“磁力发动机”,申请号为93201454.2的“磁动机”等;但以上磁动机装置存在有一些方面的不足,如有磁力死角,实施有一定难度等。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充分利用磁能的特殊性质,无污染、结构简单的磁力动力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设计制造一种磁力动力装置,包括壳体、定子磁极、转子磁极及转轴,特别在于:
A、定子磁极为一圆环形结构的永磁体,其内侧为N极,外侧为S极,或者内侧为S极,外侧为N极;转子磁极由两个半圆形永磁体组成,两个半圆形磁体的N极与S极相对应,磁体之间设有隔磁体,转子中心设有转轴。
B、定子磁极由两组圆弧形永磁体组成,一组内侧为S极,外侧为N极,另一组内侧为N极,外侧为S极,两组相互隔开排列;转子磁极为一圆环形结构永磁体,外侧为N极,内侧为S极或者外侧为S极,内侧为N极,转子中心设有转轴。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定子磁极为一圆环形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定子磁极为两组圆弧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定子磁极为马蹄形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的祥述:
本发明设计的磁力动装置,包括壳体1、定子磁极2、转子磁极3、转轴4及转轴轴承5:其磁极的结构特别在于:
A、定子磁极2为一圆环形结构的永磁体,其内侧21为N极,外侧22为S极,或者内侧为S极、外侧为N极;转子磁极3由两个半圆永磁体31、32组成,其极性N与S相对应,两个半圆磁体之间设有隔磁体33、转子中心设有转轴4。
B、定子磁极2由两组圆弧形永磁体23、24、25、26组成,一组磁体23、25内侧为N极、外侧为S极;另一组磁体24、26内侧为S极,外侧为N极、两组相互隔开排列,转子磁极3为一圆环形结构永磁体,外侧34为N极,内侧35为S极,或者外侧为S极,内侧为N极,其中心设有转轴4。
其磁极的结构也可以是当转子磁极3为一圆环形结构永磁体、外侧34为N极,内侧35为S极或外侧为S极,内侧为N极时,定子磁极可以是两个马蹄形的磁体,磁体一端为N极,另一端为S极,磁极N极与S极相接,且在每个磁体的中部设有隔磁孔27、28。
以上各种磁极结构中,其定子磁极2与转子磁极之间的间隙6为0.1-5mm。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磁体磁力线从N极经周围空间到S极,其内部则从S极到N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来实现的。当结构如图2所示时,定子磁极内侧为N极,而转子磁极为两个极性相对应的半圆永磁体,其之间设有隔磁材料33,用于隔断两个半圆永磁体之间的磁路,以增大转子磁极磁力。转子A端为N极,与定子N极产生相斥力,转子B端为S极与定子产生吸力,如此将产生一个顺时针的力距;同理C端产生吸力,O端产生斥力,也产生一个顺时针力距。同样当磁极结构如图3所示时,会产生顺时针力距,也会产生逆时针力距,当两上力距大小平衡时,转子磁极处于静止状态。如施以起动力距打破平衡,转子磁极将顺着施力方向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磁力动力装置,利用磁能的特殊性质,无污染、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噪音低、使用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国民,未经赵国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82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纯阳自热万应灸膏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内撑式铰链接可完全缓解停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