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轮车用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98118550.9 | 申请日: | 1998-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211524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24 |
发明(设计)人: | 志村幸利;佐藤知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机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L1/00 | 分类号: | B62L1/00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轮 制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用于小型摩托车等的合适的双轮车用制动装置,这种小型摩托车的左右把手上分别设有制动用的手柄。
大多数小型摩托车等双轮车采用无级变速装置,因此一般没有离合器操纵杆,而是在其左右把手上分别设置有制动用的手柄。
众所周知,这种现有技术的双轮车用制动装置,例如由以下部件构成:设在左侧把手上的左手柄;设在右侧把手上的右手柄;前制动器,它通过右手柄的回转对前轮进行制动;后制动器,它通过左手柄的回转对后轮进行制动。
另外,这种现有技术的双轮车用制动装置,通过握住右手柄并使其回转,而使前制动器动作,对前轮进行制动。通过握住左手柄并使其回转,而使后制动器动作,对后轮进行制动。因此,通过适当地回转操作左右手柄,可以对前轮、后轮进行制动从而使车辆减速或停止。
但是,所述的现有技术的双轮车用制动装置是这样的结构,即通过操作右手柄对前制动器给以制动力,通过操作左手柄对后制动器给以制动力。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为了缩短制动距离,必须调整前制动器的制动力和后制动器的制动力,使其适当平衡,因此操作手柄时很困难。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研制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双轮车用制动装置,当操作左手柄时对前制动器和后制动器分别给予制动力,这样,可以提高操作性能和制动能力。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一种双轮车用制动装置由以下构件构成:罩,它安装在车身上;回转杆,它设在所述罩上,相对于所述罩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作为回转支点,并以枢轴支承在罩上;第1连接杆,它以与所述回转杆相垂直的状态配置在所述罩上,它的沿长度方向穿设的长孔结合在所述回转杆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上,同时与设在右把手上的右手柄相连接进行牵拉操作;均衡部件,它以与所述回转杆相平行的状态配置在所述罩上,它在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上与设在左把手上的左手柄相连接进行牵拉操作;第2连接杆,它以与该均衡部件和回转杆相垂直的状态进行配置,以枢轴方式支承在均衡部件长度方向的一侧或另一侧之中的任意一侧,同时沿长度方向穿设的长孔结合在所述回转杆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前制动器,它用于对前轮给予制动力;后制动器,它用于对后轮给予制动力;第1连接构件,它将所述回转杆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和前制动器之间连接起来;第2连接构件,它将所述均衡部件长度方向的一侧或另一侧之中的任意一侧和后制动器之间连接起来。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握住右手柄并使其回转时,牵拉第1连接杆而使回转杆回转,与该回转杆连接的第1连接构件便动作,于是对与该第1连接构件相连接的前制动器给予制动力。这时,由于第1连接杆和第1连接构件分别连接在回转杆长度方向中间位置上,通过右手柄的回转产生的牵拉力几乎直接从第1连接杆传递给第1连接构件,故右手柄的操作量可完全用于对前制动器给予制动力。
另外,握住左手柄并使其回转时,牵拉操作均衡部件,通过与该均衡部件长度方向的一侧或另一侧之中的任一侧相连接的第2连接构件,对后制动器给予制动力。同时,通过与所述均衡部件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连接的第2连接杆,使回转杆回转,于是根据该回转杆的回转,第1连接构件动作,对前制动器给予制动力。
本发明的另一种双轮车用制动装置由以下构件构成:主作动缸罩,它的内部设有推压制动液用的、在轴向上可移动的活塞,用于对前制动器给予制动力;回转杆,它夹着所述主作动缸罩的轴线而位于其两侧配置,该回转杆长度方向的一侧作为回转支点,并以枢轴方式支承在所述主作动缸罩上;第1连接杆,它以与所述回转杆相垂直的状态配置在所述主作动缸罩上,该第1连接杆的沿轴向穿设的长孔结合在回转杆的中间位置上,同时与设在右把手上的右手柄连接而进行牵拉操作;均衡部件,它以与所述回转杆相平行的状态配置在所述主作动缸罩上,它在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上与设在左把手上的左手柄相连接而进行牵拉操作;第2连接杆,它以与所述均衡部件和回转杆相垂直的状态进行配置,以枢轴方式支承在均衡部件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上,同时它的沿轴向穿设的长孔结合在所述回转杆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上;推动构件,它设在所述回转杆的中间位置和所述主作动缸罩内的活塞之间,用于推动该活塞;连接体,它将所述均衡部件长度方向的一侧和后制动器之间连接起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机工株式会社,未经东机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85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化合物
- 下一篇:集成电路芯片测试器及其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