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变驱动能力的显示器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119267.X | 申请日: | 199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43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7 |
发明(设计)人: | 桥本义春;安部胜美;山本圭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3F3/45 | 分类号: | H03F3/4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景峻,李亚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可变 驱动 能力 显示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驱动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具有可变驱动能力的显示器驱动装置。
图1表示常规的液晶驱动装置的一般结构。如图1所示,常规的液晶驱动装置具有液晶显示器11,由几个驱动单元121至12n构成的源极驱动器12,每个驱动器驱动液晶显示器11中的相应的源极,以及由几个驱动单元131至13n构成的栅极驱动器13,每个驱动器驱动液晶显示器11中的相应的栅极。
当驱动电流从驱动单元121至12n中的一个施加到液晶显示器11上,同时从驱动单元131至13n中的一个施加驱动电压时,施加驱动电流和施加电压的交叉处的相应像素被启动。
图2表示作为一个例子的液晶显示器11的一个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等效电路包括电阻R和电容C。应注意,在图2的液晶显示器11中还包括电感(未示出)。液晶显示器11的一排由源极驱动器12末端的放大器14驱动。
然而,在上述结构中存在以下问题:液晶显示器11越大,负载则越重。此外,由于制造过程中存在的误差,液晶显示器11的负载是不均匀的。由于放大器14的负特性(例如由放大器结构中的反馈回路引起)和图2所示的等效电路的结构的原因,在液晶显示器的行中将会产生瞬时扰动噪声。只要放大器14的驱动性能是固定的和根据其误差是不可变的,那么这一可能的瞬时扰动噪声就不可避免。此外,当液晶显示器的负载量对放大器14的驱动性能来说很小时,在由放大器14驱动的行中将会出现过冲噪声和下冲噪声。瞬时扰动噪声、过冲噪声和下冲噪声引起液晶显示器的图像质量下降。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器驱动装置和显示系统,能够有效地防止可能出现的图像质量下降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器驱动装置,包括:可变电阻装置,通过该装置向显示器的数据线提供电流;以及用于选择可变电阻装置的电阻的选择装置。例如,采用图3所示的模拟开关S1和S2可以实现可变电阻装置,而采用图3所示的选择电路可以实现选择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显示器驱动装置还包括改变所述电流的变流装置。变流装置可以用图3所示的电路21至24和偏置电路3的组合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系统,包括:显示装置,包括多条扫描线和数据线,多个像素单元放在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的交叉处,用于显示图像;包括多个源极驱动器的数据线装置,每个源极驱动器驱动显示装置中的每条相应的数据线,其中每个源极驱动器包括可变电阻装置,通过该装置向显示装置中的每条数据线提供电流,和用于选择可变电阻装置的电阻的选择装置;以及扫描线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显示装置中的每条扫描线。显示系统的结构的一个例子如图9所示,其中显示装置对应显示板1100;数据线驱动装置对应源极驱动器1200和端口A 1700的组合;以及扫描线驱动装置对应栅极驱动器1300、与门1500和端口B 1600。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看得更清楚。
图1表示液晶显示板及其驱动器的结构;
图2表示由源极驱动器驱动的液晶显示板的等效电路;
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的一个例子;
图4表示偏置电流改变电路23的结构;
图5表示偏置电流改变电路23和24的结构;
图6是表示偏置选择电路的函数的函数表;
图7A和7B分别表示负载重和负载轻时的从输出电路2输出的波形;
图8是表示可变电阻25和选择电路26的操作的函数表;以及
图9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系统的电路结构。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驱动液晶显示器源极的源极驱动电路的一个例子。
如图3所示,源极驱动器1包括从输出端OUT驱动液晶显示器的源极的输出电路2,和为输出电路2提供偏置电流的偏置电路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92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熔融还原工艺的方法
- 下一篇:接合状态检测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