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多级冷成形机制造铝镍钴/钕磁铁U-形轭铁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20450.3 | 申请日: | 1998-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234717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10 |
发明(设计)人: | 慎泰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一企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R31/00 | 分类号: | H04R31/00;H01F41/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左明坤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成形 机制 造铝镍钴 磁铁 形轭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轭铁的方法,该轭铁是经由电子设备中扬声器发声的磁路中的一个元件,更为具体地讲,涉及制造一种U-形轭铁的方法,其中该方法通过没有任何后加工的一次冲压,整体地形成U-形轭铁接纳单元入口处的一个预定斜面部分、一个内表面和一个阶梯部分。
一般地讲,电子产品中的扬声器都有一个用于构成磁路的其内安装着磁铁的轭铁。这种轭铁具有一个用于牢固固定磁铁的接纳单元,并且成U-形的形状,其一个表面倾斜且有阶梯。这种U-形轭铁通常分为铝镍钴磁铁和钕磁铁两种。
现在参考图1和图2A至2F详细说明制造铝镍钴磁铁U-形轭铁的传统方法。
多级冷成形加工
如图1所示,第一步骤是首先从承载辊上放出卷绕材料10a,用拉伸机拉伸该卷绕材料10a并将其引导至切割模,并用模锻机中的第一模具将材料10a切割成预定长度,由此获得图2A所示的材料100。这里,材料从切割成预定长度至最终的完成工序均为钢丝。
第二步骤是将切割材料100放入第二模具中,第一次挤压切割材料100的两端,并形成图2B所示的稍稍凹陷的基础凹口101和101a。
第三步骤是在第三模具中第二次冲压来自第二模具的材料100的左基础凹口101,并预形成图2C所示的精细下凹的第一凹口102。
第四步骤是在第四模具中第三次冲压来自第三模具的材料100的左第一凹口102,并预形成图2D所示按预定尺寸下凹的第二凹口103。
第五步骤是在第五模具中用冲孔冲头冲压来自第四模具的材料100的第二凹口103,以延伸其外壁,并形成图2E所示的具有预定深度的接纳单元104。因此,获得一个有底部和敞开着的上部的圆筒管。
加工工序
在通过上述五个模具的加工过程成形的材料100再经过一次多级冷加工形成接纳单元104,然后进行后处理。
如图2F所示,用切削加工,将倾斜部分106成形在与凹进的接纳单元进口部分相邻的侧端,而将阶梯部分107成形在其外侧。而且,接纳单元104的内侧有一个平直部分105,从而形成铝镍钴磁铁的U-形轭铁。
然而,传统钕磁铁的U-形轭铁是用图1和图3A至3F的方法制作的,其工艺在下文作出解释。图1是表示制造轭铁所用卷绕材料的视图。而图3A至3F表示具有内凸起的传统U-形轭铁,即依次表示了各个加工工序所形成的轭铁形状。
首先将材料冷锻成恒定的形状,然后进行整个长度、一个斜坡和一个阶梯部分的切削工序。同时,将单独加工位于轭铁内侧的内部凸起,并将其固接在轭铁接纳单元的中心。
更详细地说,冷锻是通过第一至第四工序完成的。第一工序是从如图1所示的卷绕材料10a上释放出钢丝,用拉伸机拉伸卷绕材料10a,并用一切割模具切下预定长度的钢丝,然后获得图3A所示的材料200。钢丝通过在第一模具中模锻而被切成恒定大小的材料200。
第二工序是对切成的材料200进行初次冲压,并获得稍稍下凹的形状,如图3B所示。第三工序是对材料200经初次冲压所得到的小凹陷201a进行第二次冲压,并形成图3C所示恒定形状的凹陷201b。第四工序是用冲孔冲头冲压凹陷201b以延伸凹陷201b的外壁,并形成图3D所示具有预定深度的接纳单元201c。
完成了冷锻工序之后,接着进行切削工序。通过切削工序,沿着整个长度切削材料200,并切削邻近接纳单元201c外端的恒定部分,以形成阶梯部分202。在接纳单元201c的入口部分,形成具有预定角度的斜面部分203,如图3E所示。
在切削工序之后,将单独由材料200制成的内部凸起210固接在材料200的接纳单元201c之内,从而获得最终的产品。完成了上述工序,便制造出了图3F所示的A-型成品钕磁铁U-形轭铁。
同时,轭铁既可以是A-型的,也可以是B-型和C-型的,但B-型或C-型的轭铁没有内部凸起。B-型轭铁在其接纳单元的相邻表面有一斜面部分,并在其外端形成有阶梯部分;而C-型轭铁仅仅在其外端形成有阶梯部分。B-型或C-型轭铁通过与上述A-型轭铁相同的工序制造出来。即这样加工材料:首先通过冷锻形成预定形状,然后再通过切削其整个长度、一个倾斜面和一个阶梯部分完成全部工序。
制造铝镍钴磁铁U形轭铁的传统方法需要在模锻中完成多级加工工序,而且还需单独进行细小部分的加工工序。所以,由于不仅需要模锻机而且需要后处理的装置或工序,使制造成本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一企业株式会社,未经瑞一企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204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叠层永磁体的方法
- 下一篇:电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