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释氮素化肥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20668.9 | 申请日: | 199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84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26 |
发明(设计)人: | 金维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维续 |
主分类号: | C05C3/00 | 分类号: | C05C3/00;C05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许淑芳 |
地址: | 10008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素 化肥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氮素化肥,具体为缓释氮素化肥的制备方法。
尿素、氯化铵等氮素化肥是极易溶于水的氮素肥料,由于灌溉、降雨对农田中化肥的淋溶、使地下水、湖泊水面已呈富营养化的污染趋势,仅以北京地区而论,每亩施20kg尿素,将流失4-6kg,单独因水淋溶,浪费率达20-30%。因此提高化肥(尤其是氮肥)的利用率,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有关方面关注和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将氯化铵、尿素等通过某些理化反应,使其变成为缓慢溶解的氮素化肥品种:如尿醛缩合化肥(1)(2)、硫包衣尿素(3)、粒径为10mm的大粒尿素(4)、以钙镁磷肥为主要包复剂的“乐喜施”(5)等,均有明显的提高其利用率的作用。但其中大多数均因制作工艺较复杂、设备要求严格或包复剂价格高,而使产品的成本大大高于普通氯化铵、尿素的1-3倍,或因化工生产对环境的污染,难以推广到规模化生产。如用涂布法生产的粒径为10mm大粒尿素,需纯度大于98%的尿素,在高温(140℃)融熔,于转鼓内高温喷雾,反复涂布,使晶体长大,工艺操作十分精细严格,由于成本高,只推广用于花卉,园艺、草坪、高尔夫球场等高附加值作物;用于硫包衣尿素的硫,价格较高,包硫工艺条件苛刻;在国内已成为商品的“乐喜施”,其成本与普通复合肥相当,主要适用于酸性土壤,不太适于北方石灰性土壤,且氮素含量相对偏低,仅10%左右,尚不够理想。
为克服目前缓释氮素化肥中存在的生产工艺路线复杂、表面包复材料价格过高、污染环境等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的缺陷,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生产缓释氮素化肥的简便方法,选用价格较低的包裹剂,氮含量接近氯铵、尿素,易于操作控制,而且不污染环境,适合于规模化生产的工艺技术,从而达到可大规模提高氮素化肥的利用率。
氮素化肥如尿素、氯化铵等各种无机铵盐与成膜的无机材料之间,无亲和力,难以在肥料表面形成一层复盖膜,以减缓肥料的水溶速度。本发明采用了偶联方法,在氮素化肥表面与包裹剂之间利用偶联剂使其紧密的结合,使包裹剂容易在氮素化肥表面形成抗水膜,以达到氮素化肥表面活化和抗水的效果。本发明选用了偶联效果显著的偶联剂的材料——钛酸酯、铝酸酯,与作为润滑剂的硬化动物脂及低分子量聚乙烯,按一定的配比加工成复合偶联剂,硬化动物脂是指牛油或羊油,低分子量聚乙烯以分子量为7000-13000的聚乙烯较好;选用了价格低具有成膜性和抗水的无机物作包裹剂,它们是碳酸钙、硫酸钙、高岭土、蒙脱土或硅酸钠等。本发明的制备缓释氮素化肥的方法的具体工艺步骤是:
(1)将偶联剂与硬化动物脂及低分子量聚乙烯按1∶2∶1的重量配比混合,在95℃-10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融熔,以100-150rpm,搅拌4-6分钟,冷却后,将固态物切成碎片,即加工成复合偶联剂。
(2)按氮素化肥复合偶联剂:包裹剂为100∶2-5∶8-12的重量配比,首先将氮肥与复合偶联剂混合,在90℃-100℃,以100-150rpm的搅拌条件下,经4-3分钟搅拌分散均匀后,使其在氮素化肥表面形成与包裹剂亲和的活化膜,然后加入包裹剂,继续搅拌5-8分钟。冷却后在化肥表面的活化膜上形成了抗水膜,经过筛、筛选制得粒径为2-5mm的缓释氮肥产品。
本发明的制备缓释氮素化肥所用的氮素化肥是指尿素、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等。
本发明的制备缓释氮素化肥,由于采用了偶联的方法,使得在化肥表面包裹抗水层的条件简单容易,无需复杂精细的操作,只需将一定配比的复合偶联剂、包裹剂在普通带搅拌装置的反应釜中,在100℃以下10-20分钟即可完成,不产生废气、废水、废物,不污染环境,选用的复合偶联剂原料及包裹剂材料,价格适中和低廉,而这些不含氮的原料只占缓释氮肥的10%左右,氮素养分可达:氯化铵≥20%,尿素≥40%,其产品价格与尿素相当,以本方法生产的缓释氮肥产品比同氮量的普通氮肥作田间施肥可使农产品增产20-40%;用于蔬菜、花卉施肥试验,与尿素相比,可节约化肥20%;由于生产工艺简单、不需特殊设备,且周期短、成本低其产品价格与尿素相当,化肥利用率高,节肥效果显著,因此,本发明方法适用于规模化生产,可大范围地推广用于大田及蔬菜园艺及高附加值作物的施肥。
实例1
铝酸酯 DL-411型新型铝偶联剂 12kg
(福建师范大学高分子实验厂产)
牛 油 (粗炼牛油、农贸市场购人) 24kg
粉状聚乙烯 (分子量7000-10000四川成都祥和聚乙烯蜡厂产) 12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维续,未经金维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206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着色剂、着色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推进器推力轴承及其拆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