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足金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21614.5 | 申请日: | 199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66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30 |
发明(设计)人: | 熊惟皓;张杰;杨青青;胡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5/02 | 分类号: | C22C5/0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方放,杨为国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足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足金及其制备方法。
纯金色泽美观、耐腐蚀,但是强度和硬度很低,在60%的塑性变形下维氏硬度HV0.588GPa、抗拉强度σb0.230GPa、退火状态下则分别为HV0.245-0.265GPa、σb0.120GPa。由其制成的装饰品和首饰等在制造和使用中易受到磨损、变形、弯折甚至断裂。因此,通常加入Ag、Co、Cu等元素,制成18K、14K金合金,以改善其性能,但这些金合金含金量降低,导致外观以及价值的下降。申请号97116159.3,公开号CN1179475A的中国专利申请“金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足金及其制造方法,该足金按重量计的成分是:至少0.06%Co,至少0.03%Ge,余量为至少99%或者99.9%Au和偶然杂质。其制备方法是:首先通过熔炼提供符合前述成份要求的足金锭,然后在300℃~500℃的温度下进行10~60分钟的时效处理;或者在至少700℃的温度下固溶热处理之后,再进行时效处理以提高足金硬度。但是这种足金的硬度仍然较低,维氏硬度在1.47GPa以下,并且没有提到抗拉强度是否得到了改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拉强度σb≥0.500GPa、维氏硬度HV1.37~1.76GPa的高性能足金材料,同时改善耐磨性与抗弯折变形的能力,实现这一目的的足金材料,在组成成份中加入少量Ti或Y。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制备上述高性能足金的方法,其特点是对符合所需足金成分要求的铸锭进行低温形变热处理,以提高和改善其性能。
实现本发明目的这种足金,其成份重量百分比中:
0.1%<Ti≤1.0%,余量为Au。
这种足金,也可以在其成份重量百分比中:
0.1%<Ti≤0.95%、0.05%≤Y≤0.15%,余量为Au。
上述足金,可依次经过固溶处理、塑性加工和时效处理。
制备上述足金的方法是:通过熔炼形成符合上述足金成份重量百分比的铸锭,然后进行低温形变热处理,其中:
(1)熔炼过程在氩气保护下进行;
(2)所述低温形变热处理步骤依次为:对铸锭进行固溶处理、
塑性加工,再进行时效处理。
在这种制备足金的方法中,可以限定:
熔炼过程所用氩气纯度≥99.99%、压力0.04-0.06MPa,熔炼温度1300℃-1700℃,
固溶处理温度650℃-840℃,
时效处理温度≤350℃、时间为0.5-15小时。
上述方法,还可以进一步要求:
熔炼在中频感应炉中进行、温度1500℃-1650℃,
固溶处理温度700℃-800℃,
塑性加工过程含有退火工序,
时效处理温度160℃-320℃,时间0.5-10小时。
本发明的足金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抗损伤能力,其抗拉强度σb≥0.500GPa、维氏硬度HV可达到1.5GPa,焊接性能优良,可以增加足金装饰品、首饰款式设计的自由度,并且足金的颜色丝毫不逊于纯金、外观质量还强于纯金。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为了控制足金的成分在规定范围之内,选用纯度在99.9%以上的原料Au、Ti、Y。Ti和Y是极其活泼的元素,在大气下加热易氧化,因此在熔炼前将中频感应炉反复抽真空三次或三次以上;为了抑制合金溶液的高温挥发与氧化,在氩气保护下熔炼。表1为三种试样的成分重量百分比。
足金需经过铸造与冷加工,才能制成各种型材。固溶处理后塑性加工时,希望足金具有良好的塑性,易于承受塑性变形;但是,由于变形过程中变形抗力的升高和塑性的下降,往往使继续变形、加工成所需形状与尺寸的半成品发生困难,因而可以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增加退火工序,以消除加工硬化对继续塑性变形的影响。为了提高成品的力学性能,应增大最后一次塑性加工时的总变形率。见表二和表三。
制成成品使用时,则希望它具有足够高的强度、硬度,耐磨损、不易变形、弯折与断裂。然而加工硬化效果是有限的,而且变形组织存在各向异性,因而材料力学性能与耐蚀性等存在各向异性。为进一步提高足金的综合性能,在塑性加工后,进行低温时效处理。三种试样经时效处理不同时间的强度与硬度分别见表4、表5、表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理工大学,未经华中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216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β沸石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细菌还原法制备负载型金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