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收获方法及其收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122178.5 | 申请日: | 199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258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05 |
发明(设计)人: | 孙泰忠;李中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泰忠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 |
代理公司: | 山东专利法律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威平 |
地址: | 26251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收获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的收获方法及其该方法中使用的农业机械,特别涉及玉米的收获方法及其收获装置。
已有技术中的玉米收获方法及其装置,一般采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效率较人工收获有较大的提高,但是,这种方法和机械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病,即把玉米秸杆下部的茬留在地里或者是把玉米秸杆的下部留在地里,需要人工再进行第二次清除,劳动强度较大,相对讲,综合效率不是太高。农民的劳动强度并没有真正降下来。为了真正提高玉米收获的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改善现有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的不足,提出了本发明的任务。
本发明的任务是为了克服目前的玉米机械收获方法和收获设备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玉米收获方法及其收获机械,以改善和克服现有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的任务是按照以下描述的方法和结构达到的。一种玉米收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成V形配对的充气轮在随行走装置一同前进的同时自身旋转,将玉米秸杆挤压夹持在V形接触部位后,随充气轮的继续转动将玉米秸杆从地里拔出。而该方法所使用的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通过一个主轴驱动轮1传动主轴2,主轴2通过齿轮箱3变向变速后由输出轴4和5分别经变速箱8变速转向后经短轴9驱动V形配对的充气轮6和7转动。或者按照以下的描述的玉米收获方法使用的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通过一个主轴驱动轮1传动主轴2,主轴2通过齿轮箱3变向变速后由输出轴4或5经变速箱8变速转向后经短轴9驱动V形配对的充气轮6或7,充气轮6或7摩擦传动与之配对的充气轮7或6。以上的结构即可以完成本发明的任务。
本发明的优点是V形配置的充气轮将玉米秸杆挤压夹持在V形接触部位,由于两充气轮的接触部具有一定的变形,因此可以将玉米秸杆牢固地夹持住,并随之转动而拔出。其V形的开口部位可以适应不同行距或种植不太规范的玉米,在收获时能够被顺利导引至V形的接触部位夹持和夹紧,以便于将玉米秸杆拔出,完成收获。
以下对附图进行说明,附图1是本发明的装置的俯视图,附图2是附图1的侧视图。在附图中的各零部件的编号为:1、主轴驱动轮,2、主轴,3、齿轮箱,4、5、输出轴,6、7充气轮,8、变速箱,9、短轴,10、飞刀轴,11、飞刀架,12、飞刀,13、万向节,16、支架,17、空心轴。
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所使用的收获装置。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和2,整个的装置完全由支架16固定支撑在行走装置的前部,行走装置可以使用目前广泛使用的新疆2号玉米联合收获机的行走装置,并通过该装置上的空心轴17通过主轴驱动轮1传动主轴2,主轴2经过齿轮箱3,将动力变速并变向后通过万向节13连接的输出轴4和5将动力传至变速箱8,经变速箱8变速转向后通过短轴9驱动V形配对布置的充气轮6和7。V形配对的充气轮的旋转方向与行走装置的行走方向一直,即充气轮的旋转方向由其V形的接触位置向行走的方向转动。这样。在其行走时,玉米秸杆进入V形的开口的前端,而逐渐被收拢至V形的接触部位,最后被夹紧,而随着继续的行走和转动从地里被连根拔出。
实施例2
其结构主要部分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将输出轴4或5中的一个拆除,即将其轴上的万向节13拆除,只用一根输出轴4或5,传动一个变速箱8,通过短轴9带动充气轮6或7转动,另一个充气轮7或6,被动摩擦传动。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任务。
实施例3,如附图2所示,在齿轮箱3的下部变向引出一个飞刀轴10,该轴由齿轮箱中的齿轮传动,并由其末端的轴承14支承在V形配置的充气轮6和7的下部的支架16上,在轴10上设置有飞刀架11,在飞刀架11上装置一组飞刀片12。该组飞刀的作用是当玉米秸杆被连根拔出时,在经过飞刀的位置时,被旋转的飞刀将秸杆的根和带起的泥土一起削掉,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泰忠,未经孙泰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221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