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机无效
申请号: | 98122369.9 | 申请日: | 199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222664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弘中泰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3/00 | 分类号: | F24F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傅康,李亚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机 | ||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收集悬浮在空气中的细颗粒(灰尘)的空调机,它是通过电晕放电给这些灰尘带电荷,从而利用电场力将带电灰尘颗粒收集到一个集尘电极上来实现的。
传统的这种类型的空调机以1991年12月10日公开的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号H3-119443为例被公开。如该公开文本所描述的,一种用电子方法收集空气中灰尘的集尘单元设置在一个过滤器和一个加热器之间。该过滤器设置在一个吸入口附近,以捕捉较大的灰尘,热交换器用于对通过过滤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在现有技术中,集尘单元设置在吸入口(过滤器)附近,这样会遇到一个问题,即集尘单元阻止空气的流动以减少集尘单元附近的空气流速,导致灰尘收集能力的降低。在常规的空调机中,没有考虑空调机中空气流动的问题,集尘单元设置在空气流速低的位置。由于这个原因,很难达到预期的集尘效果。而且,还有一个担心,曾经已捕捉到的灰尘被空气流动吹散。
同时,集尘电极和不可拆装地安装的过滤器要求定期清洗。这导致了一个需要时间和人力来达到高效集尘的问题。此外,在过滤器和热交换器之间必须有一个固定间距来放置集尘单元,这又引起整个空调机尺寸变大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空调机,它具有优异的集尘能力且尺寸小和能够减少保养的时间和劳动。
本发明的空调机,包括:带有空气吸入口和排放口的一个箱体,该排放口排放通过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一个与吸入口相连的过滤器,用于捕捉通过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中所含的灰尘;一个热交换器,用于对通过过滤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一个在箱体中设置的横流风扇,产生一股从吸入口通过热交换器到排放口的空气流;一个电子集尘单元,设置在箱体中热交换器的后面位置,还包括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的一个放电电极和一个集尘电极,其中,放电电极设置在离开热交换器一定距离的位置。
当横流风扇旋转,在箱体中从吸入口通过热交换器到排放口形成成一股气流。放电电极设置在箱体中热交换器的后面位置并且在空气流的主流位置,而集尘电极设置在主流的外面和相对空气流的方向放电电极的下游。集尘电极最好位于放电电极周围的空气流矢量和由放电电极及集尘电极之间的电场力(库仑力)的合成矢量的延伸线上。由于放电电极和集尘电极产生的高电场,正电荷的灰尘受到电场力作用。这些颗粒向集尘电极移动并被其捕捉。在集尘电极上所集的灰尘由电极内部的加热器加热和分解。由于集尘电极设置在空气流的主流外部,不必担心由集尘电极一度捕捉的灰尘由空气流吹散。此外,集尘电极由空气流适当冷却并防止温度升高。
另外,确定放电电极和热交换器之间的气隙大小大于放电电极和集尘电极之间的气隙大小。这样,使空气中的灰尘准确地收集在集尘电极上而不会发生放电电极和热加热器之间的电晕放电。
此外,由于集尘电极位于远离塑料树脂形成的横流风扇一个预定距离的位置,横流风扇由加热器的对集尘电极上的灰尘的自清洁而避免热损坏。
根据本发明,放电电极设置在空气流的主流位置并且远离热交换器一定或更大距离,同时集尘电极设置在空气流主流外部和放电电极的下游位置。因此,可以有效地收集由放电电极充电的灰尘。
此外,加热器设置在集尘电极中以燃烧和分解集尘电极上的灰尘,从而,不必对集尘电极进行保养和清洁。集尘单元可以设置在箱体中热交换器的后面,从而减少空调机的尺寸。另外,例如横流风扇等周围部件不会受到热的影响。
上述本发明的目的和特定及优越性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个断面的侧视图;
图2是在图1的实施例的空调机中空气流的示意图;
图3是解释将空气中的灰尘收集到集尘电极上的原理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将空气中的灰尘收集到集尘电极上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在图1实施例中放电电极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6是表示热交换器的另一实施例的断面侧视图;
图7是表示热交换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断面侧视图。
一个空调机10,如图1实施例所示,包括一个由合成树脂,例如塑料树脂形成的箱体12,该箱体12在其前面具有一个开口14a和14b,开口14a作为一个吸入口,而开口14b位于开口14a的下面作为一个排放口。下面将开口14a和14b分别称为吸入口和排放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船井电机株式会社,未经船井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223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