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极管混频电路无效
申请号: | 98123239.6 | 申请日: | 199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224948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04 |
发明(设计)人: | E·F·斯提沃特;P·G·M·鲍尔特斯;A·M·H·汤姆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B19/16 | 分类号: | H03B19/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增勇,张志醒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极管 混频 电路 | ||
1.一种用于把第一和第二输入信号(LO,RF)混频的二极管混频电路,其特征在于二极管混频电路包括:
用来产生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驱动信号(DS1,DS2,DS3,DS4)的驱动电路(DRIV),每一种驱动信号都是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输入信号(LO,RF)的组合。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输入信号(LO,RF)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驱动信号中分别具有如下的符号:+/+(DS1:+LO+RF),+/-(DS2:+LO-RF),-/+(DS3:-LO+RF)和-/-(DS4:-LO-RF);
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二极管(D1,D2,D3,D4)的一组二极管(D1-D4),为了分别传送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驱动信号(DS1,DS2,DS3,DS4),这些二极管耦合到输出端,第一和第四二极管(D1,D4)相对于所述输出端(O1)具有相同的极性,而第二和第三二极管(D2,D3)相对于所述输出端(O1)也具有相同的极性,但是,是与所述第一和第四二极管(D1,D4)的相反的极性。
2.权利要求1的二极管混频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频电路包括另外一组二极管(D5-D8),所述另外一组二极管包含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二极管(D5,D6,D7,D8),为了传送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驱动信号(DS1,DS2,DS3,DS4),这些二极管耦合到另一个输出端(O2),所述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二极管(D5,D6,D7,D8)分别以相对于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二极管(D1,D2,D3,D4)的相反的方式耦合。
3.权利要求1的二极管混频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路(DRIV)包括用来分别在所述第一和第三二极管(D1,D3)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和第四二极管(D2,D4)之间产生偏压(Vbias1,Vbias2)的装置(TD1-TD4)。
4.一种接收器包括:
用来处理接收到的信号的输入电路(INP),
用来产生差拍信号的振荡器(OSC),
权利要求1中的混频电路(MIX),它是这样耦合的、以便将由所述输入电路(INP)处理的接收到的信号与由所述振荡器(OSC)产生的差拍信号混合,从而获得中频信号(IF),以及
用来处理所述中频信号(IF)的中频电路(IF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232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态图象传感器
- 下一篇:有非均匀吸附容量和/或选择性的吸附剂和变压吸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