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强流量压缩机排出口入口无效
申请号: | 98123283.3 | 申请日: | 199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219649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16 |
发明(设计)人: | P·J·布什内尔;庄思礼;金翰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运载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侯佳猷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流量 压缩机 出口 入口 | ||
在一固定叶片或滚动活塞的旋转压缩机中,排出口是在马达端部轴承中。该排出口设置成其一半左右置于活塞孔上而剩余部分则置于气缸上。其上置放排出口的气缸部开有凹槽以提供一从气缸孔到排出口的流体通道。因此,该排出口面对该活塞孔和凹槽。为了提供一光滑的流动通道,通常对排出口的入口进行倒角。
在整个压缩和排出循环过程中,排出口系暴露于压缩腔。然而,并不发生与在压缩循环过程中容积减少的情况不同的流动,直至该压缩腔中的压力足以克服任何作用在排出阀上并倾向于使其保持关闭的偏压和系统压力而打开该排出阀为止。由此得出,排出阀打开时在压缩腔与排出口之间通常存在一主要对应关系。
尽管在滚动活塞式压缩机的压缩腔与排出口之间存在一主要对应关系,已确定提供流线型口的几何形状影响到通过阀口的气体脉冲中产生的紊流能量。有证据说明,这种能量促使阀按其共振频率停止。在马达端部轴承中排出口入口处设有一槽口。该槽口与排出阀中心线的方向对准,并位于相对于排出阀顶端的排出口一侧。因此,该槽口为从压缩腔到排出口的流动提供一光滑的过渡。此外,该槽口倾向于将流动引向阀的自由端,从而提供一迂回较少的通道。由于该槽口位置被确定,它并非不必要地增加到余隙容积上。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减少经过排出阀的压力降。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减少与通过一阀口的气流脉动相应的流动噪声。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使附加的余隙容积为最小。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用于排出流动的光滑过渡。这些目的和其它目的将在以下变得显而易见,并通过本发明而实现。
基本上,将一槽口在一排出口的入口处的马达端部轴承部设置成使流动以一流线方式通过一排出口并朝向排出阀的自由端。
附图简单说明:
图1为一通过抽吸结构的滚动活塞式压缩机的一垂直剖面图;
图2为沿图1中2-2线的一剖面图;
图3为与图1相应但通过本发明的主题的抽吸结构的一局部垂直剖面图;
图4为马达轴承的一泵端视图;
图4A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相应于图4但增加了轴、活塞和叶片的视图;
图6为沿图1中6-6线的一剖面图;
图7为表示一第一修改的实施例的与图6相应的视图;以及
图8为表示一第二修改的实施例的与图6相应的视图;
在图1-3中,标号10总的表示一立式、高侧面滚动活塞式压缩机。标号12总的表示外壳或壳体。抽吸管16与外壳12密封,并在与汽化器(未示)连接的抽吸蓄能器14与蓄能腔S之间提供流体连通。蓄能腔S由气缸20中的孔20-1、活塞22、泵端轴承24和马达端轴承28加以限定。
偏心轴40包括一支承地容置在泵端轴承24的孔24-1中的部分40-1,容置在活塞22的孔22-1中的偏心部40-2,以及支承地容置在马达端轴承28的孔28-1中的部分40-3。吸油管34从部分40-1中的孔伸入油槽36内。定子42被通过热缩配合、焊接或任何其它适当手段与外壳12固定。转子44则如通过热缩配合与轴40适当固定,并设置在定子42的孔42-1内,并与其共同作用以限定一电气马达。叶片30被通过弹簧31加以偏压而与活塞22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运载器有限公司,未经运载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232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