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植物纤维制做的全降解餐具和包装物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24852.7 | 申请日: | 199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122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蕴生;陈可励;朱丽芳;李桂琪;董运达;孙志强;赵守旺;郭宝春;贾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蕴生;陈可励;董运达 |
主分类号: | A47G19/03 | 分类号: | A47G19/03;D21J3/00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松花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纤维 制做 降解 餐具 包装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全降解的餐具和包装物及其制造成形技术。
现有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用后不能自然降解,燃烧又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而且烧后的残余物为油脂,也不易分解。如果回收再生,其成本是餐具成本的两倍,尤其是回收困难。此种一次性餐具给社会造成了极难治理的白色污染和公害。近来人们又研制出纸浆模塑一次性餐具,此种餐具以木浆为主要原料,它会造成本来就很缺乏的木材资源更进一步的枯竭,而且在加工中要排放出大量有害废液,造成环境污染。用后其降解时间为三个月,而且其成本也较高,并不能被再次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由植物纤维制做的全降解餐具和包装物,该餐具和包装物成本低,可做为一次性使用,而且降解时间短,尤其是它利用的原料易得,并且丰富,再则此餐具和包装物用后还能用做饲料和肥料。同时提供它的成形技术,该制造方法应无三废污染。
本发明的餐具由植物秸杆粉末、无毒粘合剂、食用填加剂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它们各占如下比例:植物秸杆粉末50-90、无毒粘合剂0.5-30、食用填加剂0.5-30,在餐具的表面还浸固有无毒防渗膜,无毒防渗膜的厚度为0.1-0.5μm。植物秸杆粉末至少由玉米杆粉末、麦杆粉末、稻壳粉末、高梁杆粉末、豆杆粉末、棉花杆粉末、杂草粉末中一种组成。无毒粘合剂至少由明胶、骨胶、白虫胶、炭酸钙、环糊精、硬质酸钙、硬质酸锌、热溶粘合剂中的一种组成。食用填加剂至少由玉米粉、小麦粉、锌钡白、氧化锌、二氧化钛中一种组成。无毒防渗膜至少由食用树脂、溶剂、乙基纤维素中一种组成。本发明的包装物由植物秸杆粉末、无毒粘合剂、食用填加剂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它们各占如下比例:植物秸杆粉末50-90、无毒粘合剂0.5-30、食用填加剂0.5-30,在包装物的表面还浸固有无毒防渗膜,无毒防渗膜的厚度为0.1-0.5μm。植物秸杆粉末至少由玉米杆粉末、麦杆粉末、稻壳粉末、高梁杆粉末、豆杆粉末、棉花杆粉末、杂草粉末中一种组成。无毒粘合剂至少由明胶、骨胶、白虫胶、炭酸钙、环糊精、硬质酸钙、硬质酸锌、热溶粘合剂中的一种组成。食用填加剂至少由玉米粉、小麦粉、锌钡白、氧化锌、二氧化钛中一种组成。无毒防渗膜至少由食用树脂、溶剂、乙基纤维素中一种组成。由植物纤维制做全降解餐具的制造方法为:首先将植物秸杆去根、去泥,然后粉碎,植物秸杆粉末至少由玉米杆粉末、麦杆粉末、稻壳粉末、高梁杆粉末、豆杆粉末、棉花杆粉末、杂草粉末中一种组成。筛选出20-80目的粉末,将植物秸杆粉末、无毒粘合剂、食用填加剂、水混合后搅拌均匀加入到模具中,无毒粘合剂至少由明胶、骨胶、白虫胶、炭酸钙、环糊精、硬质酸钙、硬质酸锌、热溶粘合剂中的一种组成。食用填加剂至少由玉米粉、小麦粉、锌钡白、氧化锌、二氧化钛中一种组成。给模具加压加热,压力在15-1500kg/cm2,温度在50-230℃。在模具内的固化成形时间为5秒-15分钟,脱模后将餐具浸无毒防渗膜,无毒防渗膜至少由食用树脂、溶剂、乙基纤维素中一种组成。无毒防渗膜的厚度为0.1-0.5μm。再烘干、消毒、包装即可。由植物纤维制做全降解包装物的制造方法为:首先将植物秸杆去根、去泥,然后粉碎,植物秸杆粉末至少由玉米杆粉末、麦杆粉末、稻壳粉末、高梁杆粉末、豆杆粉末、棉花杆粉末、杂草粉末中一种组成。筛选出20-80目的粉末,将植物秸杆粉末、无毒粘合剂、食用填加剂、水混合后搅拌均匀加入到膜具中,无毒粘合剂至少由明胶、骨胶、白虫胶、炭酸钙、环糊精、硬质酸钙、硬质酸锌、热溶粘合剂中的一种组成。食用填加剂至少由玉米粉、小麦粉、锌钡白、氧化锌、二氧化钛中一种组成。给模具加压加热,压力在15-1500kg/cm2,温度在50-230℃。在模具内的固化成形时间为5秒-15分钟,脱模后将包装物浸无毒防渗膜,无毒防渗膜至少由食用树脂、溶剂、乙基纤维素中一种组成。无毒防渗膜的厚度为0.1-0.5μm。再烘干、消毒、包装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蕴生;陈可励;董运达,未经王蕴生;陈可励;董运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248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降车搬运系统
- 下一篇:显示面及其制造方法和阴极射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