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癫痫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25017.3 | 申请日: | 199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254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桐;李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树桐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天休 |
地址: | 132011 吉林省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癫痫 中成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癫痫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目前临床治疗癫痫病并能广泛应用的中成药基本没有,大多都是西药,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安定等,其副作用及毒性大,需长时期使用,远期疗效不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确切可靠,无副作用,使用方便,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的专门用于治疗癫痫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中医理论,癫痫病的形成大多是由于七情失调,先天因素,脑部外伤,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或患它病之后,造成脏腑失调,痰浊阻滞,气机逆乱,风阳内动所致,而尤以痰邪作祟最为重要。风阳痰浊,蒙闭心窍,流窜经络,则是造成痫症发作抽搐、突然昏迷扑倒、吼叫等症的基本病理因素。痰与癫痫病密切相关,故有“无痰不痫”之论。据此本发明采用的配方中君药为:明矾、皂荚、胆南星用以燥湿清热祛痰、开窍。辅以朱砂安神;丹参养血、活血安神;郁金行气散结,清心凉血;木香行气调中;香附疏肝理气。助以葛根、金银花升阳解热生津;胡椒、半夏温养胃肠,缓冲药力;穿山甲善于走窜,通经络活血,引药达病所。诸药共奏祛痰开窍,养血安神,理气活血,病症自可解除。
依据以上方解选择优良原料,合理的配比和生产工艺乃是保障药效充分发挥出来的关键。为此,本中成药选取的中药材原料有:
明 矾:为明矾石的提炼品。
皂 荚:为豆科植物皂荚树的果实。
胆南星: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天南星、东北天南星或异叶天南星
的干燥块茎。秋冬两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和外皮,洗净晒干,
为生南星。取生南星研未,与牛胆汁加工制成小块状或圆柱状,
即为胆南星。
朱 砂:为六方晶系辰砂的矿石。
丹 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根。
葛 根: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葛根的根。
胡 椒:为胡椒科常绿藤本植物胡椒的干燥果实。
郁 金:为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郁金和莪术或姜黄,或广西莪术的块
根。
木 香:为菊科多年生草植物之木香、川木香的根。
香 附:为莎科多年生草植物的根茎。
穿山甲:为脊椎动物鲮鲤科穿山甲(食蚁鲮鲤)的鳞片。
金银花: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忍冬的花蕾。
半 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木植物半夏的块茎。
本发明的治疗癫痫的中成药的各组分按照以下重量范围选取进行配方:
明 矾 10-30克 皂 荚 10-30克 胆南星 10-40克
朱 砂 5-15克 丹 参 30-80克 葛 根 20-40克
胡 椒 15-30克 郁 金 20-50克 木 香 30-50克
香 附 25-45克 穿山甲 10-30克 金银花 10-40克
半 夏 18-28克
针对不同病因所致的癫痫,经临床实验结果优选5组配方见附表。
选取附表中任意一组方,按下列方法制备该中成药:
1、将胆南星用60°白酒浸泡12小时(白酒以超过药表面为度)后炒干;
2、将香附用米醋浸泡6小时(米醋以超过药表面为度)后炒干;
3、将皂荚炒热,胡椒炒黄,药凉后待用;
4、将1、2、3所得药与干燥后的明矾、丹参、葛根、郁金、木香、穿山甲、金银花、半夏等药混合后粉碎成80-100目的药粉;
5、将朱砂研成80-100目的粉未;
6、将4所得以朱砂为衣制成水丸,即得此口服中成药。
实施例1:
按1#配方,将40克胆南星用白酒浸泡12小时后炒干;将25克香附用米醋浸泡6小时后炒干;将30克皂荚炒热,15克胡椒炒黄,药凉后待用;将上述所得药与干燥后的30克明矾、60克丹参、40克葛根、20克郁金、30克木香、20克穿山甲、30克金银花、18克半夏混合后粉碎成80目的药粉;将10克朱砂研成80目的粉未;将上述所得药粉以朱砂为衣制成3克/丸的水丸,即得此口服药。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树桐,未经张树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250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氧剂
- 下一篇:自适应无线参数调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