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的人蛋白质及其编码序列,及制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98126052.7 | 申请日: | 199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257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28 |
发明(设计)人: | 余龙;傅强;赵勇;屠强;赵寿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2 | 分类号: | C12N15/12;C07K14/4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迅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蛋白质 及其 编码 序列 制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人蛋白质及其核苷酸编码序列。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人ARL5的cDNA序列,该蛋白是鼠ARL5的同系物。本发明还涉及由该核苷酸序列编码的多肽,这些多核苷酸和多肽的应用,以及所述多核苷酸和所述多肽的生产方法。
ADP核糖基化因子(ADP ribosylation factor,简称为“ARF”)是分子量为20KD左右的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Trends Biochem.Sci.1995,20,147-150;Cell.Signal.1992.4.367-399;Prog.Nucleic Acid Res.Mol.Biol.1993,45,47-65;Nature1994,372,704-708)。哺乳动物的ARF家族至少有六个成员,即ARF1至ARF6,而在酵母中则至少已发现了三个成员。另外ARF家族还包括了一些与ARF高度同源,但缺乏霍乱毒素辅助因子活性的蛋白;此外,与ARF不同的是,这些蛋白在与GTP结合时依赖于镁离子与磷脂,因此这些蛋白被统称为ARL蛋白(ARF样蛋白,ARF-like protein)。另外,ARF蛋白的氨基端能被肉豆蔻酰基化,ARF豆蔻醇化被认为有利于ARF作用,而在ARL中则没有发现这一特点。
哺乳动物中的ARF高度保守,广谱表达于各组织。根据氨基酸顺序、大小和基因结构可分为三类:一,ARF1-3;二,ARF4和ARF5;三,ARF6。ARF家族的成员通常被归入RAS超家族(Biochemestry,1991,30,4637-4648),然而它们一般与RAS家族其它成员仅有轻微的同源性,并且与其它Ras家族成员不同的是,它们的羧基端缺少半胱氨酸残基,从而无法成为异戊二烯化的底物。
ARF1最初被发现时,是作为一种对霍乱毒素的ADP核糖基转移酶的活性有协同作用的激活剂,并因此而得名。Kahn,R,A和Gilman,A,G分别于1984年和1986年从兔肝脏和牛脑膜中提取出ARF因子(J.Biol.Chem1984,259,6228-6234 J.Biol.Chem 1986,261,7906-7911)。1987年和1988年,Tsai等又从牛脑中提取出一种膜ARF(mARF)和两种可溶性ARF(sARF1,2)(Proc.Natl.Acad.Sci U.S.A.1987,84,5139-5142 J.B.C.1988,263,1768-1772)。此后科学家相继通过杂交进行ARF cDNA克隆,并用寡核苷酸作为探针,发现了不同动物的不同ARF。1988年,Sewell,J,L等从牛肾上腺中克隆bARF1(bovineARF1),并从酵母基因库中克隆到了yARF2(yeast ARF2)(Pro.Natl.Acad.Sci.USA1988,85,4620-4624)。同年,Price等在牛视网膜中克隆得到bARF2(Proc.Natl.Acad.Sci.USA,1988,85,5488-5491)。1989年,Peng,Z,Calver等得到了 hARF(human ARF1)(Biofactor 1989,2,45-49)。同时,Bobak等也从人脑库中获得了hARF1和另一个因子hARF3(Proc.Natl.Acad.Sci.USA,1989,86,6101-6105)。1990年,Stearn,T等得到了yARF1(Mol.Cell.Biol,1994,138(1-2),157-166)。1991年,Kahn,R,A等克隆得到hARF4(J.Biol.Chem.1991,266,2606-2614)。同年,Price,Tsai等得到了家族中最后两个因子ARF5,6(J.Biol.Chem.1991,266,2772-277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260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