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马甲鱼膏无效
申请号: | 98126151.5 | 申请日: | 199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258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05 |
发明(设计)人: | 郑素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素会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甄洪庆 |
地址: | 12511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马 甲鱼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贴膏药,适用于治疗由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其它风湿性疾病引起的腰痛、腿痛及各种关节痛等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种广泛而又顽固的慢性疾病,中国人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约为4‰,全国有近500万人受此病的折磨。目前,西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大致有三类:第一类为非类固醇抗炎药物(NSAIDs);第二类为修饰性抗风湿药物(DMARDs),如金制剂等;第三类为类固醇药物(Steroid)。药物剂型有供口服和注射用两种。虽然这些药物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能起到一定的消炎止痛作用,但是短时间内难以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而且这些药物的毒副作用都比较大,长期服用非类固醇抗炎药物会导致患者发生胃病变或者胃溃疡;长期服用修饰性抗风湿药物会引起口腔溃疡、头晕、头痛、白血球减少和肾中毒等现象;而长期服用类固醇药物则会导致患者体液和电解质含量失去平衡,产生月亮脸、水牛背、腹部肥胖症、骨质疏松等后遗症,严重时甚至会伤害患者的肾脏。因此,这三类药物均不能长期服用,难以达到完全治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舒筋活血、止痛化淤功能,对于由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其它风湿性疾病引起的腰痛、腿痛及各种关节痛等症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的新的外贴膏药—海马甲鱼膏。
本发明的任务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其组分的重量含量为:当归10~20克、红花15克、桂枝10~15克、麻王15克、川乌15~25克、草乌10~25克、赤木10~15克、防风15~25克、牛夕15克、木瓜15克、古月15克、生棬柏15~20克、独活10~15克、羌活10~15克、年见5~15克、乳香10~20克、没药15~20克、马前10~15克、血竭10~15克、杜仲15~20克、固纸15~20克、伸筋草15~25克、乌蛇10~15克、海马15~25克、樟丹1000~1250克、甲鱼1000~1500克、食用油2000~2500克。
本发明的基本制作方法是:将上述食用油放入铁锅内旺火加热,待食用油沸腾冒烟时,放入上述海马和甲鱼,炸制20~25分钟后将甲鱼和海马的骨头渣捞出,将上述其它中草药研磨成细末,并与樟丹混合均匀后倒入油锅之内,同时将旺火改为文火,边熬制边搅拌,10~15分钟后将火撤掉,并立即向药锅内喷入适量的凉水将熬制成的中药膏体表面严密覆盖,待锅内中药膏体的温度冷却至室温时,将其表面积水倒出,再用文火将中药膏体加热至40℃~50℃,然后将锅内中药膏体均匀地分成150~200份,分别摊在膏药皮的中间部位,最后将膏药皮对折一下即可。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施例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当归15克、红花15克、桂枝15克、麻王15克、川乌15克、草乌15克、赤木15克、防风15克、牛夕15克、木瓜15克、古月15克、生棬柏15克、独活15克、羌活15克、年见15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马前10克、血竭10克、杜仲15克、固纸15克、伸筋草15克、乌蛇15克、海马15克、樟丹1250克、甲鱼1000克、香油2500克。
本实施例中膏药的具体制作方法是:将上述香油放入铁锅内旺火加热,待香油沸腾冒烟时放入上述海马和甲鱼,炸制20分钟,然后将甲鱼和海马的骨头渣捞出,将上述其它中草药研磨成细末并混合均匀,留出150克作为生药使用,将其余药末与樟丹均匀混合后一起倒入油锅之内,同时将旺火改为文火,边熬制边搅拌,约10分钟后将火撤掉,并立即向药锅内喷入适量的凉水将熬制好的中药膏体表面严密覆盖,待锅内中药膏体的温度冷却至室温时,将中药膏体表面的积水倒出,再用文火将中药膏体加热至45℃,然后将锅内中药膏体均匀地分成150份,分别摊在膏药皮的中间部位,最后将膏药皮对折一下即可制成150贴膏药。与此同时,将留出的生药均匀地分成150份,包装成每包约1克的生药包。每贴膏药附一包生药一并使用。
该膏药的用法是,用文火将膏药缓缓烤热,待膏药软化之后将膏药皮展开,将所附之生药末均匀地撒在药膏表面,然后将膏药贴于患者身体适当穴位上即可。
本发明具有较强的舒筋活血、止痛化淤功能,对于治疗由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其它风湿性疾病引起的腰痛、腿痛及关节疼痛具有疗程短、疗效高的特点,而且使用简便、卫生,无任何毒副作用。膏药的贴敷部位为:腰痛贴于腰眼穴,臂痛及上肢关节痛贴于肩井和曲池等穴位,腿痛及下肢关节痛贴于足三里、三阴交、血海、解溪和照海等穴位,或者直接将膏药贴于疼痛部位。经近年来在辽宁省、河北省和天津市部分地区所进行的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对由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其它风湿性疾病引起的腰痛、腿痛及各种关节痛的有效率为95%左右,治愈率在90%以上。另外,将本发明的膏药贴于关元穴,对于治疗胸腹胀满症也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素会,未经郑素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261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