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便器除臭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126485.9 | 申请日: | 199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221059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30 |
发明(设计)人: | 牟雨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牟雨田 |
主分类号: | E03D9/052 | 分类号: | E03D9/0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20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便器 除臭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座便器的除臭方法及装置,该装置通过由开关控制的负压源经通风管道和座便器原冲水通道在座便器盆腔内形成的负压,阻止臭味气体向外散发并随负压通道排出室外。
人体排便是日常生活中必然发生的,随着人们生活舒适程度的提高,室内卫生间臭气的排除是人们的需求,但人们在使用目前市场出售的座便器排便时无法避免臭气散发到室内空间,而在使用座便器排便的过程中产生的臭气是室内空气中臭气的主要来源,要除去臭气,人们通常的解决方法是向室内空气中喷空气清新气体等化学手段或使用换气扇将室内受污气体排向室外的方法,这些方法均属于间接的解决办法,而不是从臭味气体发生源处将其去除,且使用化学方法除臭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
中国专利公告952059010公开了一种除臭防传染座便器盖,该方法采用强氧化剂分解人体排便时产生的臭气成份,可以除去臭气,但在短时间内除去排便时产生的全部臭气,并不容易实现,若产生过量的强氧化剂,又会给室内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座便器盆腔处形成负压以阻止臭气散发到室内空间并被负压源吸排出室外,从而在人们使用座便器时臭气源发出臭气的过程中即时从根本上除去室内臭气的有广泛应用价值的一种装置,它是由机电控制技术与座便器上原来只作为冲水功能的冲水通道合理有效结合而形成的一项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为了在座便器盆腔内形成负压,在座便器的漫水管上装有常闭状态的漫水阀,它能使盆腔内的冲水孔成为负压源的唯一吸入途径,在座便器的原冲水通道按装一个三通使负压源与其接通,通过手动开关或安装在座便器上的开关控制负压源的开停,当使用座便器时负压源接通,负压源经三通引入座便器原冲水通道并只能从与其相连通的冲水孔处吸入空气,从而在座便器的盆腔内形成一定负压,在人们排便时产生臭气的同时被负压源自冲水孔处吸入并沿冲水通道和通风管排向室外,因而保持了室内空气的清洁。
本发明只需在座便器上加装一漫水阀和一个三通使其冲水通道与负压源接通,以手动或安装在座便器上的开关自动控制负压源的开停,便能有效的去除室内的臭味气体,防止室内空气受污,保持空气清洁,且耗能低,并能有效避免使用化学除臭方法带来的二次污染,具有积极的环保效应。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组合式座便器
图2是一体式座便器
图3是壁挂分体式座便器
图1、图2、图3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座便器除臭装置的剖视图。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装置包括有座便器体(5),座便器上有10-18个冲水孔(7),冲水管道(6),常闭状态的冲水阀(3),漫水管(2)、冲水阀(3)与漫水管(2)组成市场现售的冲水阀系统,水箱(8),在漫水管上装有漫水阀体(1)它与阀塞(9)组成漫水阀,三通(4),座便器盖板(10),通风管(11)。
当使用座便器(5)时,座便器盖板(10)被打开,通过手动开关或装于其上的开关自动接通负压源,因漫水阀处于常闭状态,负压源产生的负压只能在通风管(11)、三通(4)、漫水管(2)、冲水管道(6)组成的负压通道中产生负压,冲水孔(7)成为负压区唯一进气口,从而在座便器体(5)的盆腔内产生负压,根据空气力学原理,盆腔内气体不能向盆腔外散发,因而在使用座便器排便时产生的臭味气体被阻止向盆腔外散发,并从冲水孔(7)处被吸入负压通道并排向室外,在室外排风口处,可利用现有的分解或吸附臭味技术处理臭气,以减少对室外空气的污染,处于常闭状态的漫水阀还能起到当冲水阀系统的进水阀发生故障不能将水关闭时,水箱(8)内多余的水一旦超过阀塞(9)的高度时能被水的浮力打开,以使水沿漫水管(2)排入盆腔,当使用完毕后,座便器盖板(10)将座便器盆腔盖住的同时,触发开关断开负压源电源,或者使用手动开关,虽然简单但同样有效。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座便器,在蹲便器的冲水通道引入负压源可产生同样的效果。
图1、图3的三通(4)同样可安装于漫水管处。
负压源开关可以是手动的或与座便器盖板联动的机械式开关及其它传感器形式的自动开关以实现控制电动风机的开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牟雨田,未经牟雨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264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结构
- 下一篇:活性污泥生物杀虫剂及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