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式软柱塞深井泵无效
申请号: | 98200078.2 | 申请日: | 199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33851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喜明 |
主分类号: | F04B47/02 | 分类号: | F04B4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800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式软 柱塞 深井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油田开采的管式软柱塞深井泵。
近年来,由于老油田的地下条件不断恶化,尤其是压裂、化学处理等措施的增加,使井下腐蚀、出砂情况严重,造成目前使用的钢柱塞管式深式泵报废率逐年上升,成本开支增大,由于钢质柱塞与衬套每天相对运动上万次以上,产生钢与钢件的相对摩擦,使配合间隙逐渐增大,漏失量增加。同时,井下液体携带泥浆、砂粒,容易砂卡,泵件磨损严重,拉伤泵筒。另外,清检时必须起出油管才能进行检修,油管接头处磨损严重,检泵困难,衬套必须用液压安位或其它安位措施,使衬套平衡光滑,安装后经打压试验方可使用,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检修占井时间长,使油井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作业方便、便于维修的管式软柱塞深井泵,它具有抽汲能力强、修井次数及占井时间少、不易磨损、防砂性能好、生产成本低的特点,大大提高了油井的利用率和生产时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管式软柱塞深井泵,它由工作筒及工作筒内装有的活塞两部分构成,其工作筒部分包括有整体泵筒、泵筒上端装有连接油管的上接箍、泵筒下端装有连接固定凡尔罩的下接箍、固定凡尔罩内装有固定凡尔座、座内设有固定凡尔球、固定凡尔罩下端腔内装有固定凡尔接头、固定凡尔接头下端接有防砂管及防砂管端部套装有防砂帽;活塞部分包括有连接抽油杆的接头、油杆接头下端接有一级柱塞主体、柱塞主体下部外侧套有一级软柱塞、柱塞主体下端接有二级柱塞主体、二级柱塞主体下部外侧套有二级滑套式凡尔软柱塞、二级柱塞主体下端接有三级柱塞主体及套有三级滑套式凡尔软柱塞、三级柱塞主体下端接套有四级软柱塞的四级柱塞主体、四级柱塞主体下端接有与四级软柱塞相配合的下凡尔罩短接、下凡尔罩短接下端接下凡尔罩、下凡尔罩内装有进油凡尔座和座内设有进油凡尔球及下凡尔罩下端接凡尔座接头。其工作原理为:当上行程时,由于管筒内液柱压力推动二、三级滑套向下滑动至下死点,从而封闭二、三级柱塞体导液孔形成密封状态,滑套起到了滑动凡尔作用,与此同时,滑套与软柱塞向外扩张与泵筒密封起到柱塞作用。当下行程时,由于抽油杆的自重作用,使柱塞体向下运动进油凡尔关闭,液体向上流动,打开游动凡尔球和滑套同时打开各级柱塞体导液孔,液体进入油管,滑套恢复原状,即泵排出液体,完成一次往复运动。
上述设计方案,取消了常规泵的衬套,采用整体泵筒,装入具有韧性、弹性和耐磨性的柱塞,柱塞是由多级柱塞体组成,各级柱塞体间液压互补性能强,用串联式滑套作游动凡尔,既起游动凡尔作用,又起柱塞作用,抽汲能力强,防腐耐磨、防砂卡,检泵维修方便、寿命长、泵效高、适应性能广,是一种理想的深井泵。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杆接头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级柱塞主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级软柱塞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二级柱塞主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级柱塞主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油凡尔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凡尔罩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管式软柱塞深井泵,它由工作筒及工作筒内装有的活塞两部分构成,其特征是:工作筒部分包括有整体泵筒(16)、泵筒(16)上端装有连接油管的上接箍(1)、泵筒(16)下端装有连接固定凡尔罩(20)的下接箍(17)、固定凡尔罩(20)内装有固定凡尔座(19)、座内设有固定凡尔球(18)、固定凡尔罩(20)下端腔内装有固定凡尔接头(21)、固定凡尔接头(21)下端接有防砂管(22)及防砂管(22)端部套装有防砂帽(23);活塞部分包括有连接抽油杆的接头(2)、油杆接头(2)下端接有一级柱塞主体(3)、柱塞主体(3)下部外侧套有一级软柱塞(4)、柱塞主体(3)下端接有二级柱塞主体(5)、二级柱塞主体(5)下部外侧套有二级滑套式凡尔软柱塞(6)、二级柱塞主体(5)下端接有三级柱塞主体(7)及其上套有三级滑套式凡尔软柱塞(8)、三级柱塞主体(7)下端接套有四级软柱塞(10)的四级柱塞主体(9)、四级柱塞主体(9)下端接有与四级软柱塞(10)相配合的下凡尔罩短接(11)、下凡尔罩短接(11)下端接下凡尔罩(14)、下凡尔罩(14)内装有进油凡尔座(13)和座内设有进油凡尔球(12)及下凡尔罩(14)下端接凡尔座接头(15)。整体泵筒(16)光结内表面与活塞部分相配合起工作筒作用。如图2所示,油杆接头(2)上部与抽油杆相连接,下部连接一级柱塞主体(3),中上部周围设有均匀分布的四个导液槽(24)。如图3所示,一级柱塞主体(3)下中部设有导液孔(25)与一级软柱塞(4)相配合及外侧上设有限位台阶(26),当液柱压力进入导液孔(25),使一级软柱塞(4)向外扩张紧贴工作筒内壁,起到柱塞作用。如图4所示,一级软柱塞(4)内部镶有金属环的限位骨架(27)及下端口为密封端面(28)与二级柱塞主体(5)密封端面限位作封。如图5所示,二级柱塞主体(5)上端口为锥形密封端面(29)与一级软柱塞(4)下端口配合,起密封作用,中部外侧设有限位台阶(30)及下端部设有均匀分布的三个键槽状导液孔(31),端部与三级柱塞主体(7)连接。二级滑套式凡尔软柱塞(6)形状如同图4所示,其内腔套在二级柱塞主体(5)下端,封密端朝下,由于二级柱塞主体(5)上设有限位台阶(30),使其上移到限位台阶(30)时完全打开导流孔(31),油流通过导液孔(31)进入二级至一级柱塞主体内导液孔流入油管,此时处于下行程阶段,二级滑套式凡尔软柱塞(6)处于导液孔(31)打开状态,当滑套落入下死点密封端口处时,起到凡尔单流阀作用。如图6所示,三级柱塞主体(7)上端口为锥形密封端面(32),外部上端设有均匀分布的三个限位台阶(33),以防二级软柱塞滑套(6)过位而卡死,及下方设有均匀分布的三个导液孔(34),导液孔(34)下方为限位台阶,台阶下面的管底部丝扣上方处又设有均匀分布的三个导液孔(3 5),上下导液孔(34、35)之间部位上装有三级滑套式凡尔软柱塞(8),密封端口朝下,起到滑套骨架作用。三级滑套式凡尔软柱塞(8)形状同如图4,其工作状态与二级滑套式凡尔软柱塞(6)相似。四级柱塞主体(9)结构与三级柱塞主体(7)相似,四级软柱塞(10)形状同图4,其起柱塞和扶正作用。如图7所示,进油凡尔座(13)为哑铃形状,其内孔上下端为斜密封端面(36)与进油凡尔球(12)相配合,起单流阀作用。如图8所示,下凡尔罩(14)上端平面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导流孔(37)及内腔设有一个凸起台阶(38),台阶(38)下方为密封平面端口,装入进油凡尔球(12),下端口装入进油尔座(13),凡尔座(13)上密封平面与下凡尔罩(14)台阶下密封端面相配合,起密封限位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喜明,未经刘喜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00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