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化学制氧器无效
申请号: | 98200386.2 | 申请日: | 199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3879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19 |
发明(设计)人: | 温小丰;郭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旭 |
主分类号: | A62B21/00 | 分类号: | A62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7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化学 制氧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采用固体制氧剂通过化学反应制取氧气的便携式化学制氧器。
随着近年来小型制氧器市场的不断开发,国内各种小型化学制氧器陆续问世。据市场调研及有关资料检索,小型化学制氧器已上市和未上市的技术类型大都为化学制氧及过滤加湿两个单元采用外在结合的方式。例如一专利号为90202097的导管式制氧器上市产品,它的过滤加湿仓上下均以螺口的方式各与上盖、制氧仓结合,加之制氧仓由于制作工艺需要而设的一周粘接部位,使得此种制氧器结构平添了三道接口。又如一专利号为91232896的折管式制氧器(未上市专利技术),它旨在改善导管式制氧器的过滤加湿仓易于产生虹吸现象的弊端,但在制氧器密封性能上却增加了不可靠环节,诸如此类种种制氧器的结构类型由于密封性能欠佳尚不足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化学制氧器,它不仅可以采用固体制氧剂的方式制取氧气,又以其改变以往制氧与过滤加湿两部分的结合型式,遏制过滤加湿用水的虹吸现象,以简便的操作,保障有效的密封。并可控制出氧趋于平稳。易于观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一,新设计通过将过滤加湿仓及制氧仓一模注塑而成,为双仓同体的结构,中以L型管道相连。此设计有两个目的:既可省去过滤加湿仓与制氧仓之间的螺纹接口,又可遏制以往制氧器因其过滤加湿仓与制氧仓为上下结构而易产生的过滤加湿用水被虹吸漏光之弊端;其二,新设计采用带手柄的卡压式盖扣形式对此制氧器进行加盖密封,它通过制氧器外桶两侧圆轴上装置的卡压式盖扣与上盖两侧相对位置上的卡座配合对上盖内的密封圈进行卡压。使其不但操作简单、快捷、到位,且密封可靠;其三,通过加装于制氧器内桶过滤加湿仓内的L型管道下端氧气出口处的超微孔滤芯,起到过滤产出氧气和控制制氧仓出氧压力的双重作用;其四,新设计采用制氧器外桶正反两面相对内桶过滤加湿仓的部位设有视窗孔以良好的透视采光观察透明内桶的产氧情况。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制氧器过滤加湿仓用水不会被虹吸,密封操作简便可靠,制氧器整体密封得以保证。且出氧平稳,易于观察。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化学制氧器由上盖、内桶、外桶、卡压式盖扣四个部分组成。
附图1为制氧器上盖半剖的主视图;
附图2为制氧器内桶半剖的主视图;
附图3为制氧器外桶的主视图;
附图4为卡压式盖扣的示意图;
附图5为便携式化学制氧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①吸氧管插座、②密封槽、③密封垫圈、④卡座、⑤制氧仓、⑥过滤加湿仓、⑦水位线、⑧L形管道、⑨超微孔滤芯、⑩泄压保险、视窗孔、圆轴、定位销、卡槽、定位槽、手柄。
图1示意了制氧器的上盖:制氧器上盖上面设计有①吸氧管插座,此为氧气输出口。盖下②密封槽内嵌入“日”字型的③密封垫圈。上盖左右两侧各有配合卡压式盖扣的④卡座。
图2表示了制氧器内桶的结构与作用形式。内桶为透明材质的长方形桶体,其一侧标有⑦水位线,内桶中有隔层将其分为⑤制氧仓和⑥过滤加湿仓两个工作仓,工艺上采用了双仓同体的结构,位于制氧和过滤加湿仓间隔层上的⑧L形管道将两仓贯通,其上口位于⑤制氧仓顶部,导入氧气;其下口位于⑥过滤加湿仓的底部,加以⑨超微孔滤芯,对所制氧气过滤控压,均匀导出氧气进入过滤水中。⑨超微孔滤芯下面相对的⑥过滤加湿仓底部设一薄壁⑩泄压保险装置
在图3中外桶为长方形桶体,正反两面相对内桶⑥过滤加湿仓部位有五对纵向排列的圆形视窗孔,便于以良好的采光观察产氧情况。外桶上缘左右两侧各有凸出的圆轴,为装置卡压式盖扣所用。轴座下面的小轴为定位销,对装置于圆轴之上的卡压式盖扣转动角度行程进行限位。
在图4中组装在外桶两侧圆轴上的卡压式盖扣,其内侧设有卡槽和定位槽,带直角的卡槽与上盖两侧的④卡座相配合;弧形的定位槽与外桶两侧的定位销相配合。卡槽部位外延连体的手柄。手柄立位时它与制氧器上盖左右两侧的④卡座相卡,便可使上盖以一定压力向下挤压其②密封槽内的③密封垫圈,使制氧器密封性能得以有效的保障。下扳手柄于横位时,卡压式盖扣的卡槽与制氧器上盖④卡座脱离,上盖即可取下。配以连体的手柄使之易卡易松易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旭,未经林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03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