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壳式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98200915.1 | 申请日: | 199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32574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23 |
发明(设计)人: | 曹训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训仁 |
主分类号: | F28D7/14 | 分类号: | F28D7/14 |
代理公司: | 建设部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丽岩 |
地址: | 10007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壳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
现有的换热器包括圆柱形壳体、底座、换热管束、隔板、导流板,一般为静态、混流或顺流式换热,其共同的缺点是整体式圆柱形壳体不易拆开,除污除垢难,换热效率需进一步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壳式换热器,提高换热效率,便于除污除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脱壳式换热器,包括圆柱形壳体、底座、换热管束、导流板,其特征在于:
圆柱形壳体分成上脱壳和下脱壳,两者之间由上法兰连接,下脱壳与底座在管板处由下法兰连接;
上隔板和下隔板将壳体纵向分隔,换热管束倒U字形立式均匀扣置,U形换热管的两根直管部分分别位于上隔板的两侧;
管板将壳体横向分成上管箱和下管箱,换热管束位于上管箱,其端口部穿过管板进入下管箱;
热媒进口和出口设在下管箱内的下隔板两侧,被加热介质出口和进口位于上管箱上隔板两侧,热媒和被加热介质流向相反;
在上管箱内沿纵向交错设有横向导流板;
上述圆柱形壳体内壁有一层搪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热媒从热媒进口进入下管箱,在换热管内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呈倒U字形流至换热管另一端,回到下管箱,从热媒出口流出。被加热介质从热媒出口方向与热媒逆流进入上管箱,在换热管束间隙中沿倒U形管呈蛇形曲线自下而上流动,经顶部从隔板另一侧自上而下曲线流下,经被加热介质出口流出。完成热媒与被加热介质的逆流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导流板加横竖向逆流热交换比一般静态、混流、顺流式换热器热交换流程长,换热效率提高3倍,其传热系数可达2500~4500w/(m2·k);分体式壳体免去膨胀节,拆卸方便,易于清除内部管束上的污垢。内壁搪瓷防腐,免除了锈水和红丹油对介质的污染;低位管箱免去高空安装,立式结构减少占地面积,运行安全可靠。适用于工业、民用各种热交换设备。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换热管束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面图。
如图所示,该脱壳式换热器,包括圆柱形壳体、底座、换热管束、导流板。其特征在于:圆柱形壳体用无缝钢管制造,分成上脱壳3和下脱壳4,两者之间由上法兰12连接,下脱壳4与底座6在管板处由下法兰13连接。上隔板9、下隔板16将壳体纵向分隔,换热管束1有27根换热管,呈倒U字形立式均匀扣置,U形换热管的两根直管部分分别位于上隔板9的两侧;管板2将壳体横向分成上管箱17和下管箱5,换热管束位于上管箱,其端口部穿过管板进入下管箱;热媒进口14和出口15设在下管箱5内的下隔板16两侧,被加热介质出口11和进口10位于上管箱17上隔板9两侧,热媒和被加热介质流向相反;在上管箱17内沿纵向交错设有八组横向导流板8;为防腐防污染,圆柱形壳体内壁可喷一层搪瓷。安装时,只需四个地角螺栓7即可将换热器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训仁,未经曹训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09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取放的冰盒托盘
- 下一篇:管束式倾斜回转物料连续烘干或煅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