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空气滤清机集尘板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8201285.3 | 申请日: | 1998-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33866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15 |
发明(设计)人: | 柯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厉生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吉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大珠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空气 滤清 集尘 板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类,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空气滤清机集尘板结构。
众所周知,常见的空气滤清机结构,如附图6所示,其中,在空气滤清机(5)后侧设有处理室(51),并在处理室(51)的槽底设有负离子产生板(52),该负离子产生板的周缘适当位置处设有若干个螺柱(53),而在这些螺柱上方架置集尘板(54),因此,空气可自后盖(55)的孔进入,经集尘板(54)及负离子产生板(52)的滤清后,再以前方的风扇(56)将清洁的空气送入室内助燃,这种结构具有以下的缺欠:
1、由于集尘板(54)每隔一段时间必须取出清理一次,才能维护滤清空气的质量,若取出集尘板(54),就得要拆卸负离子产生板(52)、后盖(55)以及松动若干个螺柱,因此特麻烦,相当繁杂,费工费时。
2、除拆卸过程繁杂外,负离子产生板(52)通常是处于带电状态,稍不留意,就可能在拆下集尘板时误触而遭到负离子产生板(52)的电击受伤,所以造成不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空气滤清机集尘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的可将集尘板轻松拆下清洗、又可避免因操作不当而误触电源的空气滤清机结构,主要在空气滤清机后侧所凹设的处理室内设有负离子产生板,并于负离子产生板旁藉螺丝锁有一锁扣片及电源线的一端,而在锁扣片的另一侧端则一体设有一扣钩,以钩固一弹簧;另于处理室上方可盖合一后盖,该后盖朝向处理室的内侧可藉螺柱架置并锁固一集尘板,同时当后盖连同集尘板盖合于处理室槽顶处时,将可使集尘板适当抵靠在自处理室槽底向上立起的弹簧上缘上;再于处理室旁的空气滤清机外壳上适当位置处一体设有一弯折成圆弧状、且开口朝向处理室方向的弧形靠片,其可限制电源插头必须通过处理室及后盖的上方方能适当插固于其中央所设的插孔上。因此本实用新型在进行集尘板清洗工作时,可将后盖连同集尘板一同拆下,使消费者能轻易取出集尘板清洗,而免除繁杂拆卸工作,并免受不当的电击,确保人身安全。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侧剖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常见空气滤清机的结构示意图。
(1)、(5)为空气滤清机、(11)、(51)为处理室、(12)为气孔通道、(121)为螺孔、(13)、(55)为后盖、(131)为螺柱、(14)为弧形靠片、(15)为电源插孔、(16)为撑板、(161)为弧状缺口、(2)、(52)为负离子产生板、(21)为锁扣片、(22)、(24)为螺丝、(23)为弹簧、(3)、(54)为集尘板、(4)为电源插头、(53)为螺柱、(56)为风扇、(6)为烟灰缸、(7)为香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厉生,未经柯厉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12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名茶炒干做形机
- 下一篇:家用LED数码式电子日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