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捆包机送、退带及紧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201517.8 | 申请日: | 1998-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32171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培照;黄醒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醒超 |
主分类号: | B65B13/18 | 分类号: | B65B13/1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52830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捆包机必须具备的捆包带送带、退带及紧带装置。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捆包机,其捆包带的送、退、紧功能装置,大体采用如下设计:捆包带是穿在装置中的一对送带滚轮和一对退带滚轮的轮间缝隙内。送带和退带的上滚轮是安装在连板上,而连板是挂在支点上。送带和退带轮上下轮间间隙大小是根据捆包带厚薄尺寸、并通过调整螺母来确定。捆包机起动后,磨擦传动装置通过一组齿轮使送带滚轮作顺时针方向转动。而退带滚轮作逆时针方向转动。调节磨擦传动装置的调节螺母,能改变打滑片的紧贴状态,达到改变磨擦传动装置传递动力的强弱。送带轮要紧夹捆包带实现送带功能,是由于电磁铁的作用,使连板向下运动,同时牵动拉杆向下运动,使连板绕支点摆动,送带滚轮随动下压,从而夹紧捆包带实现送带动作。退带滚轮要紧夹捆包带实现退带功能,是由于凸轮旋转,将连板向上顶,拉杆向上顶,而连板绕支点作顺时针方向摆动。上退带滚轮随动下压、从而紧夹捆包带实现退带动作,被退带滚轮紧夹的捆包带退至尽头时,退带滚轮紧拉捆包带,把它收紧。其收紧力的大小,由磨擦传动装置的调节螺母来调定。当捆包带紧定后,滑片打滑,起到恒定收紧力作用。这种传统的自动捆包带送、退、紧带装置有着明显的缺陷:
1、由于设计上的原因,送退带的可靠性受捆包带的厚薄尺寸影响甚大。往往调好了送退带滚轮间间隙后,经一段时间使用就发生“反松”、“走位”需要重调。往往一种牌子型号的捆包机,只适用某几种厚薄尺寸的捆包带,而且对捆包带厚薄均匀性要求甚高。这种结构对薄型带,基本上不能用。
2、装置机构复杂、零件多、易损失,调试和维护都十分麻烦。
3、送带轮夹带动作的动力来自电磁吸力,它通过一套连杆弹簧装置来传递动力。该机构复杂,电磁吸力线圈在高电压,油污严重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易损坏、且不安全。
4、退带夹带动作的动力来自凸轮,它通过一套连杆弹簧装置传递动作,实践证明凸轮十分易损坏。该装置的一对退带轮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故此常出现压伤捆包带面纹,影响带的热粘合效果。或由于退带滚轮夹紧力调得不当,捆包带在退带滚轮间严重打滑发热,出现烧带、“食”带事故。
5、送、退、夹拉紧捆包带三个捆包过程的最佳状态是机械式由人工调节。机种复杂,调节困难,转换不同厚薄规格捆包带时,必须重新调整机构与之适应。而调定的机构状态,操作过程又易反松走位,无法正常捆包。
针对现有捆包机的送、退、紧带装置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的捆包机送、退带及紧带装置,着重:1.简化机种,使之易安装、易调整、易维护,造价低;2.送、退、收紧带功能稳定可靠;3.对捆包带厚薄尺寸的适应宽广,特别对薄型带或厚薄不均的带也能顺利捆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捆包机送、退带及紧带装置,包括有电机、旋转换向装置、转向切换装置、夹紧传输装置以及传动机构等,特别之处是夹紧传输装置的主体由啮合的齿轮和一对相贴的滚轮构成,捆包带夹紧于两滚轮之间输送,齿轮、滚轮由转轴传动;转轴上还同轴套装有两个转向相反的传动轮及分别与两传动轮对应的电磁离合器,它们构成转向切换装置;旋转换向装置的输出、输入则分别驱动转向切换装置的两传动轮。进一步地,夹紧传输装置的一组齿轮和滚轮同轴安装于转轴上,与之相啮合、相贴的另一组齿轮、滚轮安装于另一带支撑杆的心轴上,支撑杆上拉有可调节滚轮相贴间隙的弹簧;而两滚轮中有一个是金属轮,另一个为非金属轮。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优点作进一步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原理图;
图2是捆包机的侧视示意图。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送、退带及紧带装置主要由旋转换向、转向切换、夹紧传输三大部分组成。旋转换向装置由动力输入轮1,两○型皮带轮2、4,呈“8”字型配置盘绕于皮带轮2、4上的○型皮带3和动力输出轮5构成,动力输入轮1与电机22轴连;转向切换装置由转轴12,转向相反且通过轴承套装于转轴12上的两皮带轮7、13,分别与两皮带轮7、13对应、且通过轴承、轴套、键11装于转轴12上的电磁离合器9、10构成,两皮带轮7、13通过皮带6、8分别与旋转换向装置的动力输入轮1和动力输出轮5传动连接;夹紧传输装置由一对相贴的胶轮15、金属轮16,一对啮合的齿轮14、17,支承金属轮16和齿轮17的心轴18,支撑杆19、弹簧20构成,胶轮15和齿轮14并排同轴装于转向切换装置的转轴12上。
装置的动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醒超,未经黄醒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15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稳态高效连续轧制带肋钢筋轧机
- 下一篇:多功能三铧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