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高保真功率放大器无效
申请号: | 98202059.7 | 申请日: | 1998-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32351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杨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霖 |
主分类号: | H03F3/20 | 分类号: | H03F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高保真 功率放大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高保真功率放大器,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保持家用音响音质不失真的小型功率放大器,属于音响器材。
目前,家用音响用的功率放大器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比较大型的,尺寸大约在300×300×100毫米以上,外观看起来很气派,功能多,输出功率很大,然而,它笨重,体积大,不易携带,价格昂贵,更重要的是音质未能达到高保真,即:不能达到保持高度纯音质不失真;另一种是多媒体电脑上普遍使用的多媒体音箱中内置式功率放大器,它实用方便,功能也很多,但是它的音质不能令人满意。上述两种功率放大器的共同缺点是:它们的音质都不能达到高保真。主要原因是因其功能多,造成了它们的音质不能保真,尤其是在多媒体音箱中内置的功率放大器更为突出,小小的音箱中同时存在电源线与音箱信号线两条大电流线和信号或音频输入等其它各种小电流线,这些电源线在音箱中各自形成电磁场,势必互相干扰,尤其是音频输入端由于它的阻抗大,被干扰的也最为严重,连输入的音质都不能保真,更别说放大后的音质了。另外这种内置功率放大器由于安装在一对音箱的某一箱中,也造成了两个音箱的音质不同,不协和,造成了声音的立体空间定位不准,即不保真。再者现有的大多数功率放大器都采用一个电源供应前置放大和主功率放大两部分的方法,这种方法最有损音质,尤其是在最大音量下,声音会产生严重的失真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设计一种小型的可保持高度纯音质不失真的功率放大器,以克服现有功率放大器不能实现高保真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由外壳和电子线路组成,所述的电子线路包括电源整流滤波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交流电源经变压器T1变压后输入B1整流桥,B1输出的正极与电容E1的正极、C1的一端和L1的一端连接,E1的负极与E2的正极、 C1的另一端、C2的一端、E4的正极、E3的负极、C8的一端、C7的另一端、T1的中点,R2的一端和地连接,B1输出的负极与E2的负极、C2另一端和L2的一端连接,L1的另一端与E3的正极、C7的一端和IC1的7腿连接,L2的另一端与E4的负极、C8的另一端和IC1的5腿连接,IC1的1腿与C3的另一端连接,R1的一端与地、R5、R6、IC1的2腿、3腿、8腿和扬声器S1、S2的另一端连接,R1的中端与C3的一端连接,IC1的9腿与C4的一端连接,C4的另一端与R2中点连接,R5的另一端与C5的一端连接,C5的另一端与IC1的4腿、S1的一端连接,R6的另一端与C6的一端连接,C6的另一端与IC1的6腿、S2的一端连接,R1、R2的另一端与音频输入插孔(3)连接。
其特征还在于外壳面板上设有电源开关(1)、音量控制钮(2)和音频输入插孔(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它成本低,音质好,不失真,无噪音,功率高,能量充沛,体积小,易于携带和放置,是一种理想的可适用于任何家用音响的小型高保真功率放大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线路图。
图中:1、电源开关,2、音量控制钮,3、音频输入插孔。
从图中可知,本实用新型它主要由外壳和电子线路组成,所述的电子线路包括电源整流滤波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电源整流滤波电路包括变压器T1,T1输入为交流220伏,T1输出为交流双12-15伏,滤波电容E1、E2、E3和E4选用2200~22000微法拉均可,C1、C2、C3、C4、C7和C8选用0.1-0.33微法拉的无感电容,R1和R2选用100千欧~1兆欧的双联电位器,C5和C6选用0.02微法拉的无感电容,R5和R6选用4-8欧的电阻,IC1选用TDA1521电路,B1选用BRIDGE2整流桥,L1和L2为线绕滤波磁环,它通直流,阻交流,它之所以选择磁环是因为它的磁路闭合,对外界无干扰,而且电感量增加很大,对电源中的交流成分滤出十分明显,另一方面,L1和L2线绕滤波磁环还是储备能量的元件,它同大电解电容一起构成了能量充沛的电源,所以本功率放大器能带动大音箱。其工作原理是:从音频输入插孔(3)来的输入信号经音量控制钮(2)选择后,通过耦合电容C3和C4经功放集成电路TDA1521的放大,最后输出到扬声器S1和S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霖,未经杨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20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心电监护全导导联装置
- 下一篇:蔬菜大棚专用浇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