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频旋转式脉动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98202155.0 | 申请日: | 199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32566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23 |
发明(设计)人: | 田原宇;卢洪刚;黄金平;周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F23N3/00 | 分类号: | F23N3/00;F16K31/04;H02K7/00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高等院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大兴 |
地址: | 25706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频 旋转 脉动 发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可调频旋转式脉动发生器,它属于对现有脉动发生器的改进,用于实现气-固或气-液脉动传递或脉动反应。
脉动传递或脉动反应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技术,它与稳态传递或反应技术相比,具有很高的传递速率或反应速率,大大强化了传质、传热和反应。目前,脉动技术已应用于工业燃烧过程,它与常规燃烧相比,燃烧效率可高达95%以上,燃烧强度提高60多倍,换热系数提高7倍,氮氧化合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大降低。四川大学将脉动应用于流化床技术也取得了显著效果。实现气-固或气-液脉动传递或反应的关键是脉动发生器,即要想达到理想的传递速率或反应速率,必须要有一个频率、强度与设备相匹配的脉动发生器。目前,主要用于工业燃烧过程的脉动发生器有机械式单向阀和气动式单向阀。机械式单向阀有膜片式、簧片式和旋转式等,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但设计难度较大,不易保证燃烧器的自吸功能;气动式单向阀的运行成本较低,但主要是通过设备内部合理的设计安装来实现,设计难度更大,因此,脉动发生器的设计已成为开发应用脉动燃烧技术的关键,也是在其它工业过程中推广应用脉动技术的一大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避免上速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的可调频旋转式脉动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由调频控制器、电动机、旋转阀等构成,通过调频控制器来调节电压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从而调整与电动机相连接的旋转阀的转速,利用其通断实现气流可调频脉动。其结构是电动机和旋转阀轴向连接,旋转阀片沿轴对称,旋转轴由轴承座、轴承、旋转阀外壳支撑,阀片沿中心轴对称,在阀片上安装有横向加强筋,伸出旋转阀外壳的中心轴与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节连接在同一轴线上,调频控制器通过电线与电动机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脉动发生器,由于旋转阀的阀片沿中心轴对称,正反向作用力平衡,旋转所需的力矩小,能耗低;通过调频器调压调速来实现调频,易于实现与系统匹配的脉动,其调频范围宽,简便可行;利用旋转阀实现脉动,对原稳态系统改动小,只需在气流管路上安装电动旋转阀即可实现脉动传递或脉动反应。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描述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调频旋转式脉动发生器的具体结构。
附图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调频旋转式脉动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调频控制器,2为电动机,3为旋转阀外壳,4为阀片,5为阀片加强筋,6为中心轴。
旋转阀的具体结构是在中心轴6的左右对称布置阀片4,阀片4上装有加强筋5,旋转阀外壳3中心线与中心轴6在同一轴线上,通过轴承、轴承座将中心轴6与旋转阀外壳3连接在一起,伸出旋转阀外壳3的中心轴与电动机2的输出轴用联轴节连接在一起,实现电动机与旋转阀同步转动。调频控制器1与电动机2电连接。本实施例中,调频控制器1由一个1.5千瓦的稳压器和1.5千瓦的变压器组成,它与额定功率为1000瓦的电动机用电线连通,旋转阀外壳3的直径700毫米,中心轴直径30mm,两片半圆形阀片4安装在中心轴6的两侧,对称布置,阀片边缘与外壳内壁间隔3mm空隙,采用三条横向加强筋,增加阀片4的强度,上述脉动发生器安装在直径为700mm的管线上。
在工业上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脉动发生器,可以实现以下优点:(1)旋转力矩小,能耗低;(2)易于实现与系统匹配的脉动,调频范围宽;(3)稳压后调压,保证了脉动周期平稳;(4)用旋转阀开关实现气流脉动,其脉动幅度高达95%以上,脉动强度大;(5)对原稳态系统设备改动小;(6)可远程控制和操作;(7)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检修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油大学(华东),未经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21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