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印刷机墨色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202769.9 | 申请日: | 199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34061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弼;张志言;李英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朝阳北方印刷机电器厂 |
主分类号: | B41F31/02 | 分类号: | B41F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10002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机 墨色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墨色控制装置技术领域。
目前,墨色控制系统(简称IPC)是印刷机提高印刷效率及印品质量的一个重要装置,它的主要功能是对印刷机印刷墨量进行自动控制、监测及调整,因此,IPC系统水平的高低也是印刷机特别是多色印刷机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墨刀部份是IPC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墨刀与墨辊之间及墨刀片与墨刀片之间的间隙大小及是否均匀,直接关系到供墨量是否均匀,即印品着墨是否均匀,是否漏墨,也就直接影响着印品的质量,在已有的技术中,墨刀是采用琴键式的,由于其结构复杂、加工难度高及调整困难,不但使成本太高,而且质量、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国内外有些生产厂家,采用整体墨刀的形式,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整体墨刀需要在墨刀片上加工长50mm,宽小于0.03mm的缝隙,且要求与墨刀前端面垂直(垂直度0.02),这种结构使得加工缝隙的难度加大,调整也不易精确;目前,加工整体磨刀片上0.03mm缝隙只能采用线切割工艺,而线切割最小直线径钼丝为0.03mm,这样加工出的缝隙就不能保证小于0.03mm,因此,整体磨刀片也同样存在成本增加,质量不易保证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整体墨刀片为拼装式的墨刀结构,既能降低成本,安装调整简单,又能满足提高质量要求的印刷机墨色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设有一整体长条状的墨刀体,在该墨刀体的上表面附有墨刀压板;设有多个单独的薄片状小墨刀片,该小墨刀片的后部设置在墨刀体与墨刀压板之间,小墨刀片呈紧密排列状;小墨刀片由螺钉与墨刀体、墨刀压板固定连接为一整体,组成拼装式的墨刀结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墨刀拼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A剖视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设有一整体长条状的墨刀体4,墨刀体4固定于墨斗体5上,在该墨刀体4的上表面附有墨刀压板1,再用常规的加工方法制造多个单独的薄片状小墨刀片2,将小墨刀片2的后部设置在墨刀体4与墨刀压板1之间,每个小墨刀片2呈紧密排列状,拼装缝隙可达到小于0.02mm,提高了质量要求,同时拼装结构较整体式结构便于调整,每个小墨刀片2由螺钉3与墨刀体4、墨刀压板1固定连接为一整体,采用拼装结构后,其加工费大大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高了质量、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安装调整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朝阳北方印刷机电器厂,未经北京市朝阳北方印刷机电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27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