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风助燃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8203376.1 | 申请日: | 199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33504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云 |
主分类号: | F24B1/19 | 分类号: | F24B1/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1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助燃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次风助燃结构,属于炉子的技术领域。
煤炭在燃炉内的燃烧过程中,往往由于炉膛内煤层的阻挡作用,使氧气补充不够充分,以致在燃烧室内火焰燃烧不好,由烟囱排入大气层中的一氧化碳的含量很高,污染环境,热效率也很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二次风助燃结构,它可以克服上述的缺点,助燃结构的炉篦底下开两个长方形孔,与二次通风管相通,再延伸于二次风盘,使空气沿风管进入燃烧室,使燃烧更加充分,提高其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炉蓖(2)上部是园盘形体,下部向一侧延伸,炉篦(2)有2个长方形孔(27),二次风管(34)与该孔(27)相通,二次风管(34)上部与二次风盘(8)相接。二次风盘(8)是一园盘,中部有孔(28),底部有一缺口(29)。二次风管(34)是一较长的槽钢(30),其顶端连有另一槽钢(31),其右侧成一弧形(32)。
图1 暖气炉正视图
图2 暖气炉俯视图
图3 暖气炉侧视图
图4 图3的A向视图
图5 炉篦正视图(A-A剖视图)
图6 炉篦俯视图
图7 炉篦侧视图(B-B剖视图)
图8 二次风盘示意图
图9 二次风盘侧视图
图10 二次风管示意图
图11 图10的A向视图
兹结合附图对二次风助燃结构的结构详细叙述:
由图1、2、3、4,炉身(14)以螺栓螺母固定于炉底(1)上面,炉体内装有炉篦(2),炉膛(5)与水套(7)之间是充填以硅酸铝保温棉(6),水套(7)与炉身(14)之间充填以岩棉(4),水套(7)与炉篦(2)接合处用一角钢(3)支承,二次风盘(8)装在炉膛(5)顶部,风盘(8)上方是活动炉膛(10),四周装有吸热片(9),拔火罩(1)套装在活动炉膛(10)上,炉冠(12)装在拔火罩(11)上方,水套(7)上侧连有一连接水管(13),炉体(14)右部是炉身组合件(15)。
炉身(14)侧面有一提手(16),固定于提手座(17)上,炉冠(12)上装有一炉盖(18)和炉圈(20)。
炉身(14)右下部装有一炉门(21),炉门装在炉门框(22)上,炉身(14)与炉底(1)用螺钉(23)螺母(24)固接,炉冠(12)用螺钉(25)固定于炉身顶部。
由图5、6、7,炉篦(2)上部是一园盘形体,下部向一侧延伸,内腔的内壁底面呈坡形,炉篦(2)有2个长方形孔(27)。
由图8、9,二次风盘(8)是一园盘,中部有孔(28),底部有一缺口(29)。
由图10、11,二次风管(34)是一较长的槽钢(30),其顶端连有另一槽钢(31),且右侧成弧形(32)。
助燃结构主要是在炉篦子底下设置2个长方形孔,二次通风管(34)与此孔相通,且向上延伸至二次风盘(8)输入燃烧室。该通风管(34)设置在炉膛(5)外面,贴合于水套(7)。当取暖炊事时就打开炉门(21),炉篦(2)下面的大量空气有一部分顺着二次风管(34)经过预热输送到燃烧室、空气中的氧气与未燃烧充分的一氧化碳结合,使燃烧更加充分,既降低了能耗,又提高热效率,减少了排放废气中的有害成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二次风助燃结构具有下列优点:
1.炉篦底部有2长方形孔,与炉膛外面的二次风管相通,风管上端延伸二次风盘,可提供大量空气给燃烧室,使燃烧更加充分,提高热效率;
2.减少一氧化的排泄量;
3.不污染环境;
4.减少热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云,未经刘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33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中厚钢板或钢带热轧后的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节煤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