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控的预置式出租汽车防盗防劫器无效
申请号: | 98203530.6 | 申请日: | 1998-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31927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19 |
发明(设计)人: | 卢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鸣 |
主分类号: | B60R25/10 | 分类号: | B60R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军,楼艮基 |
地址: | 10003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控 预置 出租汽车 防盗 防劫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控的予置式出租汽车防盗防劫器,属于汽车防盗防劫器材制造技术领域。
目前的出租汽车防盗防劫报警器材的设计是基于下列思路的:1.当司机被歹徒强行劫持时,由司机发出无线报警信号或声光报警信号,但无法解决当司机被歹徒突击致昏、致死而无法发出报警信号的问题;2.当出租车被歹徒非法侵犯,由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但其缺点是灵敏度过高,尤其是晚上非常扰民,不受欢迎。这些设计者没有考虑到下列这些情况:1.目前出租汽车司机的右侧或后侧都加了防护栅,如果在司机无准备情况下发生歹徒突然袭击或在歹徒劫持下司机暂时被迫开车行驶,最后歹徒必然会把司机在中途扔下车,自行把出租汽车开走。这时歹徒必须打开车门把司机从车上推下或扔下。因而我们可以利用歹徒自己非法打开车门来作为防盗防劫和报警的起动控制信号,与司机是否遭受突然袭无关,也与司机对劫持有无准备无关,这是由歹徒自己发出的;2.无线报警信号与声光报警信号都是向他人求救的信号,最好的方法是让司机关闭车门后在予警的条件下进行自救,而自救莫过于让汽车立即抛锚或延时抛锚,若能同时发出报警声,就表明这是一辆被劫车,从而可达到防盗、防劫和报警的目的;3.在发生汽车被盗情况时,不是采取让歹徒在汽车点火后发出无线报警信号而是在非正常点火时汽车自动抛锚,岂不是更好地防止了汽车被盗事件,而且又可以避免使用密码锁,仪器也会更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门控的予置式出租汽车防盗防劫器,以满足上述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
一种门控的予置式出租汽车防盗防劫器,含有控制电路及相应的盒体,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利用出租汽车的左门和右前门进行控制且其控制对象和控制要求可予置的出租汽车防盗防劫器,其控制线路由下列同时并联于汽车电源的各支路构成:
(1)防盗防劫和报警操作执行支路:它由与电阻R、延时继电器S1的常开触点S1-1依次串接后并联于汽车电源的手动复位热继电器T的常开触点T1以及防盗防劫和报警操作的实时控制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1相并联后再串接一个防盗防劫和报警操作的执行继电器J1的线圈组成;
(2)防盗防劫和报警操作的实时控制支路:它由常开的防盗防劫和报警操作的实时控制开关Q4、实时控制继电器J3的线圈和常闭的延时操作控制开关Q5相串联组成;
(3)可在关闭出租汽车司机侧的左门后予置其防盗防劫和报警操作并在左门被非正常打开后可实时执行上述操作的左门实时控制支路:它由三个常开且相互并联的控制要求予置开关Q1、Q2和Q3,左门行程开关的在关门后常开的触点K1、实时控制继电器J3的线圈以及常闭的延时操作控制开关Q5相串接而成;
(4)可在左门关闭后予置上述操作并在左门被非正常打开后可予以延时执行的左门延时控制支路:它由两个相互并接的延时继电器S1的线圈和左门控制自锁继电器J4的线圈以及并接有上述自锁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1的两个相互串接的上述予置开关Q1、Q2、Q3和左门行程开关的在左门关门后常开的触点K1再串接而成。
(5)可在关闭出租汽车内乘客侧的右前门后予置防盗防劫和报警操作并在右前门被非正常打开后可予以延时执行的右前门延时控制支路:它由常开的防盗防劫和报警操作延时执行控制开关即延时操作控制开关Q6、右前门行程开关的在右前门关门后常开的触点K3以及相互并联的其常开触点J5-1并接于常开触点K3的右前门控制自锁继电器J5的线圈和其常开触点S2-1并接于左门控制自锁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1的延时控制继电器S2的线圈相串接而成;
其装于出租汽车司机右侧盒体的面板上装有六个外观完全相同的开关:予置开关Q1、Q2、Q3,左门实时控制开关Q4,左门延时操作控制开关Q5和右前门延时操作控制开关Q6。
实验证明:本实用新型达到了予期的设计目的。
为了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尽描述,现把本申请文件所使用的附图编号及名称简介如下:
图1.继电器J1的触点J1-1、J1-2、J1-3的接线圈;
图2.门控的予置式出租汽车防盗防劫器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3.盒体面板上各种开关的布置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鸣,未经卢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35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用气流涡旋风力通风机
- 下一篇:超压过载漏电家电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