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夯管机无效
申请号: | 98203774.0 | 申请日: | 199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32970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升风;王鹏;董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地质矿产部勘探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D7/10 | 分类号: | E02D7/10;F16L1/00 |
代理公司: | 地质矿产部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淑梅,王振华 |
地址: | 102849***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夯管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穿越公路、铁路、河流、湖泊、建筑物等区域铺设管道的施工机械。
目前,在城建工程施工中,需要铺设各种管道,通常采用的有两种方法,一是″开挖法″,破坏路面,影响交通,施工周期长,效率低,开挖补偿、回填费用高昂,二是″顶管法″,采用顶管机将管道直接顶入,造价高,工期长,施工精度差,顶管距离短,在桩基施工中,使用的柴油锤,废气产生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避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在不破坏路面的情况下将大直径的钢性管道铺设到地面下,或垂直夯入地下的夯管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1.本实用新型包括管靴1、钢管2、张紧器6、导轨7、夯管锤8、支撑架9、高压胶管10、注油器11、空压机12、控气阀25、放空阀26,其特征在于夯管锤8的前端有夯管头3、出土器4、承冲锥套5,夯管锤8还包括吊装环13、砧子14、缸体15、冲锤16、配气杆17、减震器18、尾盖19、高压胶管10、挡环23、限位环24、配气孔29、通气槽30、耐磨环31,管靴1焊接于钢管2前端,夯管头3、出土器4、承冲锥套5,夯管锤8具有5-30度锥角的内锥或外锥,相互插接在一起,夯管锤8的外锥插接于承冲锥套5的内锥中,通过支撑架9调整夯管锤8的水平角度,用张紧器将夯管锤8与钢管2锁紧,高压胶管10一端连接注油器11、空压机1 2、控气阀25、放空阀26,另一端与夯管锤8连接,砧子14以5-30度的锥角插装于缸体15的前端,冲锤16可以在缸体15内往复运动,冲锤16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可更换耐磨环31与缸体15内壁非刚性接触,配气杆17插装于冲锤16的内腔中,套在配气杆尾部台阶处的减震器18装于尾盖19中,挡环23和限位环24分别在轴向将配气杆17和尾盖19限位,限位块20和销21又将限位环24在圆周上锁定。
2.夯管头3一端为小于钢管内径的圆柱,另一端为略大于钢管外径的圆柱,两圆柱形成一个直台阶,中心为锥形,并平均分成2-8瓣。
3.出土器4前端为外圆锥,后端为内圆锥,沿圆周上开有2-5个出土窗口32。
4.承冲锥套一端为与出土器4内锥锥角相同的外锥,另一端与夯管锤缸体前端锥角相同的内锥。
5.冲锤16前端设有3-6个通气槽30,中部有3-8个配气孔29,在前后端的环槽中各有1-6条可更换耐磨环31。
6.挡环23和限位环24为两片半圆形的环。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夯管锤的结构剖面图。
其中:1.管靴、 2.钢管、 3.夯管头、 4.出土器、 5.承冲锥套、
6.张紧器、 7.导轨、 8.夯管锤、 9.支撑架、 10.高压胶管、
11.注油器、12.空压机、13.吊装环、 14.砧子、 15.缸体、
16.冲锤、 17.配气杆、18.减震器、 19.尾盖、 20.限位块、
21.销、 22.地层、 23.挡环、 24.限位环、 25.控气阀、
26.放空阀、B27.腔体、 A28.腔体、 29.配气孔、 30.通气槽、
31.耐磨环、32.出土窗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使用该设备水平穿越铺管,不影响交通,成本低,效率高。
2)在土层、回填土层、含砾石土层中使用,不造成地面隆起,铺管精度在0.5%范围内。
3)夯管锤、夯管头、出土器、承冲锥套彼此之间采用一定锥度的插接方式连接,操作简单。
4)由于使用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故无环境污染。
实施例:夯管锤的型号从直径108毫米到直径300毫米系列化,铺管最大直径达到800毫米,本实用新型可用于铺设钢管,钢管间的连接由现场焊接来完成,一般是夯入一段,焊接一段,在下管坑进行夯管机铺管系统的安装,操纵空气阀,夯管锤即开始工作,将管道夯入地层,其铺管方向取决于管道开始进入地层的方向,进入地层后就基本以直线前进,开始夯入要采用慢速,待钢管被打入1-2米后,校验工作即告完成。对于铺设较长的管道,为了保证精度,应安装导轨,铺设较短管道则可省去该项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地质矿产部勘探技术研究所,未经地质矿产部勘探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37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筒
- 下一篇:组装式U型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