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停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203836.4 | 申请日: | 199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3653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23 |
发明(设计)人: | 高德正;王昶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朝保 |
主分类号: | E04H6/14 | 分类号: | E04H6/14 |
代理公司: | 三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湘根 |
地址: | 10008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停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属于汽车管理设备的技术领域。
现有的停车装置是环链式,车辆存放全部悬吊在环链上面,存或取一辆车时,所存车辆均随同环链一起转动,停车装置承受负载较重,体积也庞大,既费材料,又消耗动力,且制造维修均难,成本也高,使停放车辆的数量也受主体功率和结构的限制。
另有一种停车装置,其主机是电梯式的,虽然克服上述的一些缺点,但是其横移设备仍不够理想,不仅需设置横移架,还需要有横向传动链,为了防止在提升过程时有横向移动,所以设置一个横移锁具,运转时动作多,而且传动链上的卡块与设在托盘下面的卡块之间没有互相定位的连接机构,因此运转时不平稳还有爬行和步进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它可以克服上述的缺点,主要使主机只负载一辆车的车重,横移既快又平稳,又安全可靠,重量轻,耗电少,成本低,维修制造简易,主机在不增加功率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停车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其钢架中部有提升机构,设在钢架顶部的曳引机(1)通过牵引钢丝绳(2)与下方的吊架(5)固接,提升机两侧有导轨(4)以及多层停车位(3),吊架(5)上设有储取装置,其剪叉机构(9)的端部有脱联插销(14);储取装置四角上设有防滚挡锁(16);吊架(5)的底架安装有储取装置的剪叉机构(9)。
储取装置的动力装置(7)两端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各连接一丝杆(13),传力导向铰(11)位于丝杆(13)上,随动支点(10)通过带有铰耳(33)的心轴与剪叉机构(9)连接,形成一整体,用滚道(15)轴承座(36)安装于吊架(5)的焊接型钢上面。
剪叉机构(9)右端有矩形块体(27),通过小轴(41)连接一连杆(42),其末端又接一滚轮(28),滚轮(28)就在支架(31)上面固定的滚道(30)中,块体(27)后侧焊有导向滑条(29)。
防滚挡锁机构有一电动机(17)连接一连杆机构(37),该连杆机构(37)的右连杆(37-1)末端固定,左连杆(37-3)的左端铰接一伸缩轴(45),轴上装有轴套(38),与吊架(5)固接有伸缩碰铁(38),中间的连杆(37-1)与电动机(17)轴铰接,三个连杆(37-1)(37-2)(37-3)铰接于A点组成一连杆机构(37);连杆(40)左端连接一短连杆(46),短连杆(46)与锁头(18)连接,其末端处附近装有一挡柱(19),连杆(40)用拉簧(20)拉紧支撑,连杆(40)又通过另一短连杆(47)与一短柱(39)相接,短柱(39)末端铰接一碰轮(48)。
脱插联插销(14),其插销轴(22)穿过托盘(6)的双耳(21),轴上装有一单耳(23),电动机(25)与托架(24)相连接。
图1停车装置示意图;
图2停车装置示意图;
图3储取装置示意图;
图4A脱联插销示意图;
图4B脱联插销侧视图;
图5传力导向铰示意图;
图6随动支点示意图;
图7防滚挡锁示意图。
兹结合附图对立体停车装置的结构详细叙述:
由图1,立体停车装置包括升降设备,储取装置和多层停车位,其提升机构设置于钢架中部,曳引机(1)装在钢架顶部通过牵引钢丝绳(2)与下方的吊架(5)固接,吊架由顶架底架和竖立的竖杆构成,底架上装有一个动力装置(7)和滚道(8),托盘(6)位于滚道(8)上面,吊架(5)的四角与钢架两侧的导轨(4)相接,可以沿导轨(4)自由地升降,钢架(49)两侧设置数个多层停车位(3)。
由图2,托盘(6)装有防滚挡锁(16)和脱联插销(14),吊架(5)的底架(5-2)连接一剪叉机构(9),吊架(5)四角的竖杆(5-3)可沿导轨(4)上升升降。
由图3,吊架(6)上的储取装置动力装置(7)两端出轴通过联轴器各连接一丝杆(13),传力导向铰(11)位于丝杆(13)上面,随动支点(10)通过带有铰耳(33)的心轴与剪叉机构(9)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用滚道(15)轴承座(36)安装于吊架(5)的焊接型钢上面。
滚道(15)的一端与脱联插销(14)相接。
由图4A、4B,脱联插销(14),托盘(6)连有双耳(21)穿过,插销轴(22)轴上装有一单耳(23),电动机(25)与托架(24)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朝保,未经李朝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38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