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达速度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204081.4 | 申请日: | 199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34599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27 |
发明(设计)人: | 阮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阮志成 |
主分类号: | G05D13/00 | 分类号: | G05D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台湾省嘉义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速度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速度控制装置。
传统马达控速若采用无接点变频控制,由于功率晶体管材料本身的原因,对电力源即会产生一电压降。因此在马达高速运转或高负载运转时,确实会因为供电压的下降关,而影响了马达运转及负载的效率。而且功率晶体管本身也会在长期大电流通过的情形下,产生高温,使使用寿命缩短。
而传统马达控速若采用变压式控制,在低运转阶段由于电阻值大,因此浪费电力,而且易生高温故障的情事,且其控速精度不如变频控速电路的精确。
马达的应用日益广泛和重要。因此需要开发出能够操作自如,并且耐得起重复操作,而又不浪费电力的高品质马达速度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结构精简,使用安装及操作便捷的马达速度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提供一不浪费电力的马达速度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提供一可经久使用,而不易耗损的马达速度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马达速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信号发生电路的输出信号接感应控制调频电路组以及感应控制继电路组,感应控制调频电路组以及感应控制继电路组输入接刹车断电电路,感应控制调频电路组以及感应控制继电路组输出接直流马达组成。
信号发生电路由红外线发射器串接一电阻器组成。
感应控制调频电路组由红外线接受器L1输出接晶体管Q1开关电路,及由光敏电阻R1、R2接调频的时钟计时器电路,开关电路和时钟计时器电路输出信号的反及电路以及达灵顿电路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组成。
达灵顿电路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由一NPN达灵顿晶体管TA通路,及一PNP达灵顿晶体管TB电路的输出再接连动切换开关组成。
达灵顿通路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在连动切换开关及直流马达之间串接低阻抗高瓦数电热线。
时钟计时器电路输出脉冲频率波信号的开启时间关系式为T1=0.693(R1+R2)C1。
时钟计时器电路输出脉冲频率波信号的关闭时间关系式为T2=0.693(R2)C1。
晶体管Q1开关电路基极输入接在红外线发射器经摇臂切移至终端阻挡位置所对应的红外线接受器输出端,晶体管Q1的集电极接反及电路。
感应控制继电器电路组由红外线接受器L2输出接开关电路,开关电路输出接继电器,继电器切换作动的长闭接点NC接连动切换开关组成。
开关电路晶体管Q2的基极接红外线接受器L2,晶体管Q2的集电极接晶体管Q3的基极组成。
继电器上并联保护二极管。
连动切换开关直接接切换直流马达的电源正负极。
刹车断电电路由一端接地的刹车断电开关,刹车操作指示灯切换控制端,再并接晶体管Q1、Q2射极组成。
低阻抗高瓦数电热线电阻值为1,瓦数为1000瓦-3000瓦之间。
电路感应元件依序为红外线接受器L1、光敏电阻R1、R2以及红外线接受器L2排列,与设在摇臂顶端的红外线发射器间接。
本实用新型以一摇臂负载一红外线发射器同步位移动作,使直流马达在启动及慢速运转阶段采用无接点变频控制;而当马达加速运转至最高阶段时,控制电路能自动切换成经由继电器接点直接供电通路的控制,巧妙的结合了无接点变频马达控制速的优点断电器通路的优点于一体的马达速度控制装置;在低速、低载情况下以变频控速达到提高有效电功效率的功能,而在高速、重载运转时,能切换成直接送电达到无漏损的最高电功率运作功效的控制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速度控制装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速度控制组件及动作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一红外线发射器L3串接一电阻器R9组成的信号发生电路10及一感应控制调频电路组20及一感应控制继电路组30及一刹车断电电路40及一直流马达50组合而成。
其中感应控制调频电路组20包括:一由红外线接受器L1感控的NPN晶体管Q1开关电路21,及一由光敏电阻R1、R2感控调频的时钟计时器电路22,及一处理以上两者电路输出信号的反及电路23;及由NPN达灵顿晶体管TA通路,及PNP达灵顿晶体管TB通路,及一连动切换开关J1、J2,及一低阻抗高瓦数电热线R11组成的达灵顿通路的正反转控制电路24组合而成。
其中该感应控制继电器电路组30包括:一由红外线接受器L2感控的NPN晶体管Q2、Q3开关电路31;及一并联保护二极管D1的继电器R,及一受继电器R切换动作的长闭接点NC电路32,及一连动切换开关J2、J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阮志成,未经阮志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40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