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耗型发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204277.9 | 申请日: | 199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32464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得明;秦永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麦科特辉煌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6/04 | 分类号: | H01M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第三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红雁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发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耗型发电装置。
目前,随着世界能源的不断开发利用,能源储量日趋减少,形成一种能源日益紧张的局面,为了缓解这种局面,世界各国争相开发新的能源。现已采用的发电种类很多,如:锌锰化学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地热发电、核发电、燃料发电、太阳能发电等。这些种类的发电中,有的会污染环境,有的设备复杂,有的占地面积大,有的要依赖于外界的环境和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自耗型发电装置,其结构简单,发电时不受外界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发电中无声、无息、无异味。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自耗型发电装置,主要由壳体、负极板、正极板及导电介质构成发电单元,由发电单元串接形成,构成发电单元的正极板由碳锌组成物制成,正极板镶嵌于壳体壁面中,形成带有正极板的壳体壁面,负极板为铅铝合金制成的负极板,负极板由负极板夹具固定于壳体内,壳体上部由壳盖密封,负极板夹具安装于壳盖上,导电介质充于壳体内,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由导电介质导通,导电介质为盐水溶液,正、负极板由导线或导杆引出壳体外;两个以上的发电单元通过错位连接板或相邻的发电单元之间相配合的按扣接头安装组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自耗型发电装置中的发电单元中可由一个正极板和一个负极板及导电介质构成,相邻的发电单元中间部位通过错位连接板将相邻的发电单元错位串接在一起,形成自耗型发电装置,以减少相邻发电单元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导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自耗型发电装置中的发电单元中还可由一个负极板、两个正极板及导电介质构成,相邻的发电单元之间带有相配合连接的按扣接头,发电单元通过按扣接头固定安装在一起,形成自耗型发电装置,以减少相邻发电单元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导线连接及繁琐的固定元件。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自耗型发电装置中的发电单元中还可由两个负极板、两个正极板及导电介质构成,相邻的发电单元之间带有相配合连接的按扣接头,发电单元通过按扣接头固定安装在一起,形成自耗型发电装置,以减少相邻的发电单元之间错综复杂的导线连接及繁琐的固定元件。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自耗型发电装置中的负极板夹具由夹片及连接杆构成,夹片与连接杆为一体,夹片与负极板夹紧,连接杆位于壳盖中或露出壳盖外部,露出壳盖外的连接杆上带有用于连接的插套。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自耗型发电装置中的壳盖由保护罩及透气防水板构成,保护罩上带有出气孔,透气防水板位于保护罩内,保护罩上带有与正、负两极相对应的通孔或槽,透气防水板上带有与正、负两极相对应的通孔。
为防止导电介质渗漏,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自耗型发电装置的负极板夹具的连接杆及正极板处的插杆与壳盖的保护罩及透气防水板的通孔相接触处由橡胶圈及垫片加以密封。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自耗型发电装置在应用时,可根据负载的情况选择发电单元的数量,多个发电单元通过错位式或按扣式的连接方式串接在一起,然后位于两端的发电单元中分别选择一个负极连接杆和一个正极的导线与负载连接,为负载提供电源。自耗型发电装置中的负极板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被分解,待负极板全部分解完毕后,重新装入新的负极板即可继续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自耗型发电装置的优点是:
1.结构简单,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使用方便。根据负载的情况,选择发电单元的组合数量,组合方便,各发电单元体积小,易于安装。
2.工作过程中无声、无息、无异味,不污染环境。负极板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分解时所放出的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等无毒、无害的气体,不会危害环境。
3.工作稳定可靠,可长期连续工作,且保持电流和电压恒定不变,即使出现短路,电压及电流均不会升高以至烧毁发电装置。
4.使用寿命长,负极板消耗完毕后,重新插入新的负极板即可继续使用,制作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自耗型发电装置主要用于给电动自行车、照明电源、通信电源、家用电器、仪器仪表、电动汽车等等提供电源,也可以用于其它方面提供电源。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自耗型发电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另一种自耗型发电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又一种自耗型发电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图1、2、3中的负极板夹具的结构图。
图5是图2、3中的正极板引出装置的结构图。
图6是图1中壳盖的结构图。
图7是图2、3中壳盖的结构图。
图8是图2、3中的发电单元装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麦科特辉煌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麦科特辉煌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42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