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变速箱无效
申请号: | 98204403.8 | 申请日: | 199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35161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01 |
发明(设计)人: | 林昆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名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0 | 分类号: | F16H57/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文琦 |
地址: | 台湾省屏东***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变速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速箱,尤其指齿轮变速箱。
目前,轻重工业机器的变速箱或减速箱,其箱体均形成密闭空间,而不具有透气空间,如图1所示,由机箱A由结合上轴承B与顶座C后形成具有一空槽D,而使机箱A造成密闭空间的机槽E,因此造成机箱A内的机件F虽有机油(齿轮油)的润滑降温,但是,由于呈全密闭空间不透气,而使机件在长久传动时,使机箱内机油产生高温、且高温下不但易使机油变质,更易造成各机件因长期处于高温下,破坏材质组织成份,减短机件的寿命,再者高温的机油易经螺杆F1与空槽D的间隙F2泄漏,破坏传动马达。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的变速箱,在机箱内的机油可自动循环,而且是进入空槽后再流入机机槽内,使机动温度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良的变速箱包括机箱、从动件、原动件、上、下轴承,盖体、上轴承座、空槽、容室、空隙、机槽及机盖,其特征是:在上轴承座壁上设有连通容室和空槽的循环孔,机盖上还开设泄气孔。
所述循环孔是成斜向的通道。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延长箱体内机件的使用寿命,而且机油也不易泄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立体图;
图中:1.机箱2.从动件3.原动件4.上轴承5.下轴承6.盖体7.上轴承座8.循环孔9.空槽10.容室11.空隙12.高度线13.机槽14.机盖140.泄气孔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大致与习知技术一样包含机箱1、从动件2、原动件3、上、下轴承4、5及盖体6等组成,其中机箱1的原动件3的上轴承座7上方适当位置的壁面设有机油的循环孔8,为了使循环孔8具有泄出的空槽9内的机油,乃成斜向设置为佳,次之使机油的循环孔8能从结合上轴承4后所产生的空槽9贯穿于机箱1的容室10;又该循环孔8的孔径系可依不同机型而定、且其数呈系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循环孔8,因此,当机箱1的容室10内被注入适当机油后,在从动件2与原动件3产生运转时,容室10内的机油既可马上对从动件2产生润滑降温,而在机槽13内的机油一般皆注入的高度线12,至此,当原动件3和从动件2由马达带动运转时,油会经上轴承4进入空槽9中,而空槽9中的机油再经循环孔8流入容室10内,以形成循环、且不会自空隙11外泄,可避免污染环境及减低马达寿命,且机油还会因从动件2、原动件3等的运转产生的废气温度,因机油的循环而利用机盖14的泄气孔140引入外部常温中的空气,使机箱1内热气马上经空槽9后,由原动件3心轴与盖体6的空隙11排出,达到机箱1的容室10内气流能迅速产生对流,达到快速循环,使机箱1内温度不会太高,保持机油的低温而不变质,同时机箱内的机件使用寿命可大大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名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正名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44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