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眼镜置放架无效
申请号: | 98204629.4 | 申请日: | 199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34626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国桢 |
主分类号: | A45C11/04 | 分类号: | A45C11/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娴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镜 置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眼镜的眼镜置放架,置放架的上、下夹片可夹持眼镜脚架,以解决使用者于车上摆置眼镜或是眼镜携带不便等缺点。
眼镜是一种用以供患有近视、远视、老花眼等眼疾的使用者看清物品的器具,其也是一种保护眼睛的工具,因此,眼镜成了人们随身携带的必须物品,由于使用者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下,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眼镜才能满足其需求,如一般老人其于看书报时需要使用远视用眼镜,而于走路看远处时需要使用近视眼镜,因此这类老人需要有两付眼镜,而如图6所示,一般为了使用便利,通常均直接将另一付未使用的眼镜90挂设在腰带80上,然而,如此不仅不美观,且挂设时,必需先将眼镜90的脚架91予以撑开,然后插入腰带80,使用极不方便,同时由于脚架91未固定,因此脚架91可能因外力影响脱进腰带80,造成眼镜掉落而损坏。
另外,一般使用者于日常生活中配载近视眼镜,而于开车时则可能需要配载太阳镜,因此必需将另一眼镜收好,而由于现有的车子大都未设计供摆置眼镜的地方,因此,极为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眼镜置放架,置放架可将眼镜夹持住,且置放架挂可置于身体上或车上,以便于使用和携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措施:
本实用新型的眼镜置放架,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相对枢设的上、下夹片,且上、下夹片间设有具反弹力的弹片,以产生相对的夹持力,上、下夹片两侧缘中段对应处分别形成有一缺口,弹片是撑设于上、下夹片的对应端缘中部,使上、下夹片另一端缘相对形成开口;下夹片底面固设有一扣片,扣片开口端与上、下夹片的开口方向相反。
所述的眼镜置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片内面前端分别形成有两具对应枢块的凸耳,两枢块分别形成有一切面,下夹片内面前端分别形成有两具枢孔的枢座,上夹片的枢块枢设于下夹片的枢孔内。
所述的眼镜置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夹片内面前侧缘中央分别形成有一卡槽,且弹片两自由端分别形成有对应的卡缘,弹片卡设于上、下夹片间。
所述的眼镜置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片内面中段对应缺口处分别凸伸有平行的肋条。
所述的眼镜置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片底面后段形成有一贯穿的扣孔,扣孔前侧底缘向上凸伸有一凸缘,下夹片内面于扣孔前方凸伸有两抵柱,扣片前缘向下凸伸有一对应凸缘的扣缘。
所述的眼镜置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夹片相对内面中段对应缺口处分别黏设有一软垫。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置放架的上、下夹片可相对夹持,且配合上、下夹片相对软垫可夹持眼镜脚架,同时于置放架上设有一扣件,使用者可直接将置放架挂设于身体上或夹持在车上,可便于使用者运用,同时更可防止眼镜损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现有使用者将眼镜直接挂于身上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以夹持眼镜的置放架,请参看图1、2所示,该置放架主要由上、下夹片10、20相对枢设而成,且上、下夹片10、20之间并利用具反弹力的弹片30产生相对的夹持力,使上、下夹片10、20可相对夹持眼镜90的脚架91(如图4所示)。
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构成,如图1、2、3所示,上、下夹片10、20为断面呈U形的对合状,且上、下夹片10、20两侧缘中段对应处分别形成有一缺口11、21,用以对合形成一长椭圆槽,上夹片10内面前端两侧分别形成有一对应的凸耳12,且两凸耳12内侧面分别相对凸伸有一具切面130的枢块13,用以供下夹片20枢设,再者上夹片10前端缘中央形成有一可供弹片30扣设的卡槽14,上夹片10内面中段对应缺口11处分别凸伸有一系列平行的肋条15,且上夹片10内面于肋条15上黏固有一软垫16,藉以利用肋条15压制软垫16的特性,使软垫16产生较佳的弹性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国桢,未经吴国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46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