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刷马达无效
申请号: | 98204946.3 | 申请日: | 1998-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34012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陈胜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胜雄 |
主分类号: | H02K21/22 | 分类号: | H02K21/22;H02K3/00;H02K1/1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刷马达。
无刷马达在现今的产业界中是一种使用机率越来越高的必备附属产品,通常都使用在小型化的电器用品上,例如V8摄影机、电子式相机、桌上型电脑以及笔记型电脑…等等,尤其,在未来走向电子、资讯的世界中,电子资讯化用品将会越来越多,其型式也会越来越小,而几乎每一用品就会使用上一个或多个无刷马达以产生推动力,并可达到散热的效果。事实上,在电脑中的每一个中央处理器(CPU)都需要一个无刷马达所组成的风扇来加以散热。由前述说明让我们更加了解,无刷马达的发展将是一相当重要的产业,但是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无刷马达,大都有不尽完善的缺憾。有鉴於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样功能甚至更优良的产品,如能在产品的零组件变换设计,减少零组件使用数量,减少作业制程,将会有很强的竞争力。
请参阅图1与2所示,以往无刷马达1包含一线圈组体11,设於线圈组体11上下两端面的矽钢片13、14,以及穿置於上下矽钢片13、14与线圈组体11中央的金属管12,该线圈组体11的中央开设有一通孔111,而上下矽钢片13、14对应於该通孔111处亦开设有接合孔131、141,金属管12置於线圈组体11的通孔111中,并藉上矽钢片13与下矽钢片14分别以迫紧方式套置於金属管12外缘面,使上下矽钢片13、14与金属管12定位於线圈组体11上,且上下矽钢片13、14平面片体,其外缘面与线圈组体11的外缘切齐,磁力线作用仅藉矽钢片的厚度产生。
上述以往无刷马达,中心通孔套置一金属管,会对於一小小无刷马达增加不少成本,且於线圈组体上下两端面,金属管外缘面分别以迫紧方式固结上、下矽钢片,其组装过程中增加迫紧的机械装置、增加制程的步骤,相对的也增加人力、增加制造成本。同时,上下矽钢片13、14是平面片体,其外缘面与线圈组体11的外缘切齐,磁力线作用仅藉矽钢片13、14的厚度产生,其矽钢片厚度面的面积很小,因此同样电能的输入,因作用的面积小,其相对产生的磁力线作用弱。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刷马达,不仅可节省零件使用数量,且可减少组装制程的步骤,降低生产成本,更可藉增加磁力面积以能增强磁力线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刷马达,包含一线圈组体以及分别设置在其上下两端的矽钢片,线圈组体具有上端片及下端片,且於线圈组体中央开设有通孔;其特征在於:
该线圈组体的上、下端片上分别开设有嵌槽,而上、下矽钢片对应於上、下端片的嵌槽处则延伸出上、下嵌片,该上、下嵌片嵌置於该对应的嵌槽内,上、下矽钢片组装定位於线圈组体的上、下端片上,该上、下矽钢片的外侧缘并延伸出激磁片。
所述的无刷马达,其特征在於:该线圈组体上、下端片上的嵌槽可以等距交错排列成环状,而上、下矽钢片的上、下嵌片亦与嵌槽相对应设置。
所述的无刷马达,其特征在於:该上、下矽钢片中央可开设有圆孔,於圆孔的内缘侧凸设有挡片。
本实用新型的无刷马达包含一线圈组体,以及分别设置在其上下两端面以产生磁力线作用的矽钢片,该线圈组体上下两端面各开设有嵌槽,上下矽钢片的端面各自延伸形出嵌片,矽钢片的嵌片插入并固紧於线圈组体的嵌槽内,并且在上下两端面的矽钢片外侧缘延伸出多数片激磁片。如此,不仅可节省材料、减少制程、降低成本,更可藉矽钢片延设的激磁片增加磁力面积,达到增强磁力线作用。
以下通过最隹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无刷马达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以往无刷马达立体分解图。
图2是以往无刷马达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隹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隹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隹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胜雄,未经陈胜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49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