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热风产生结构的静电集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205008.9 | 申请日: | 199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33450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振 |
主分类号: | B08B6/00 | 分类号: | B08B6/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热风 产生 结构 静电 集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静电效应从空气中分离弥散带电颗粒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导入的热风,使黏附的油垢受高温作用熔化而流下,进而清除正、负电板上的油垢,同时,兼具安全性、经济性及高清除效率的具有热风产生结构的静电集尘装置。
现有工厂或厨房的油烟处理,以静电集尘装置的效果最佳。请参阅图1、图2所示,传统的静电集尘装置主要包括有一壳体1、数个设于壳体1内的静电集尘器11。每一静电集尘器11包括一放电部111及一集尘部112,其中集尘部112具有数个正电板112A、负电板112B及刮刀112C。当一油粒产生单元12(如餐厅厨房中的炸锅)产生数个微细油粒(或烟尘)后,由于该油粒产生单元12本身的抽风设备加上一抽风装置25的吸力,这些微细油粒被抽入一进气管13,然后经过静电集尘器11的放电部111而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再经过集尘器112内部。此刻,根据正负电荷相吸的原理,使得这些带电的微细油粒会附着于最靠近的正、负电板112A或112B上,最后,空气进入排气管14,再由外管26排出。
请参阅图3,当静电集尘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微细油粒会越积越多而形成油垢,难以清除,并使各正、负电板112A、112B表面沾满油垢而失去功能。现有两种常见的清除油垢的方法:湿式及干式。
所谓的湿式方法,即定期以能溶解油垢的清洁剂直接接触正、负电板上的油垢,再用清水清洗。其缺点为清洗后的水分完全蒸发的时间太久,而且容易残流水分,会造成放电部或其它部位电路短路的情形,十分危险。
所谓的干式方法,不论是以固定的正、负电板配合可移动的刮刀来刮除油垢,或是以可移动的正、负电板配合固定的刮刀来刮除,都必须使用刮刀112C来直接刮除黏附于正、负电板112A、112B上的油垢,主要缺点为相关的连动及控制机构复杂,制造及维修成本高。
因此,业界十分希望能开发出一种静电集尘装置,其能解决习用静电集尘装置存在的前述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前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热风产生装置的静电集尘装置,其是利用导入的热风,使油垢受高温熔化而流下,达到清除正、负电板上的油垢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热风产生装置的静电集尘装置,具有更安全、更经济又更有效率的清除油垢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热风产生结构的静电集尘装置,包括:一壳体,壳体内设有静电集尘器,静电集尘器包括一放电部及一集尘部,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一壳体,具有一进气口及一排气口;至少一个静电集尘器,装设于该壳体内,每一静电集尘器具有一朝向进气口方向的放电部及一朝向排气口方向的集尘部,该集尘部具有数个用以吸附带有不同电荷的微细油粒的正、负电板;一用以导通、关闭进气口的进气阻挡部;一用以导通、关闭排气口的排气阻挡部;数个热风喷入口,分别设于该壳体的预定位置处;至少一个热风产生器,该热风产生器的出风口与热风喷入口相通,以将热风导入数个热风喷入口,而进入该壳体内。
借此,当进气阻挡部及排气阻挡部关闭时,由热风产生器所产生的热风被热风喷入口喷入壳体内,对各正、负电板上由微细油粒所累积成的油垢加温而提高其流动性,进而使油垢向下流至壳体的底部,达到清除油垢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所述的进气阻挡部及排气阻挡部分别又包括:一用以导通、关闭进、排气口的挡板;一用以导引该挡板移动方向的导槽;及一缝隙。该进气阻挡部及排气阻挡部也可分别包括:一用以导通、关闭进、排气口的挡板;一用以导引该挡板移动方向的导槽;一驱动该挡板移动的驱动装置;及一缝隙。该进气阻挡部及排气阻挡部还可分别包括:用以导通、关闭进、排气口的数个彼此大体平行的叶片;一驱动该叶片转动的驱动装置;及数条缝隙。该进气阻挡部及排气阻挡部亦可分别包括:数个叶片组,每一叶片组具有一枢轴及一薄片部,且各叶片组彼此大体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习用静电集尘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习用静电集尘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习用静电集尘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热风产生器将热风导入热风喷入口而进入壳体内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振,未经张文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50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发动机燃气-柴油双燃料供给装置
- 下一篇:蓄电池端子保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