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铸管中的砂芯装卸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8205151.4 | 申请日: | 1998-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32513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洪霞 |
主分类号: | B22D13/10 | 分类号: | B22D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关松寿 |
地址: | 056000 河北省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中的 装卸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铸造的附属设备,特别是用于搬运和装卸铸型的设备。
采用离心铸造法铸造铁管,其浇注方法是通过托轮带动管模高速旋转,然后向管模内浇注铁水,铁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均匀地分布在管模内壁上,冷却后即成为铁管,为了保证铁管的承口端具有一定的厚度,以使承口内部形状附合标准,浇铸时在管模的承口部位固定一个砂芯(型芯),砂芯与管模之间间隙即为铁管承口的壁厚。砂芯一般呈环形,为保证在高速旋转中的使用性能,故装于专门的芯架之上,然后将芯架装于管模承口之内。芯架的中心部设有芯架轴,芯架轴端部通过轴承、轴套连接转臂端部,转臂的另端与一个既可回转又能伸缩的专用油缸连接,专用油缸轴线与管模方向平行,其活塞运动可将芯架放入管模承口中,并起将其压紧的作用;油缸回转,带动转臂摆动,使其端部的轴套、芯架转至管模旁侧,以使从管模中取出铸管,在浇铸过程中,芯架随管模高速旋转,专用油缸始终起支顶芯架,将芯架上的砂芯压紧在管模承口内的作用。它必须提供非常大的支顶压紧力。因此此种液压油缸是一种大直径,可回转,可伸缩的专用油缸,其价格极为昂贵。其次在整个浇铸过程中油缸须绐终不断地提供足够的液压能,能源消耗很大,第三,在管模直径较大(超过1米),因所需压紧力太大,即无法使用油缸支顶芯架,只能采用手工打销子方法,将砂芯卡紧于管模承口内,第四,在管模高速旋转时,轴承不仅承受径向的力,而且同时要承受来自专用油缸的巨大轴向力,受力状况很差,对轴承寿命影响很大。人工打销紧固砂芯法,须在200度高温的管模上操作,操作不便,容易烫伤,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不易保证离心机的连续生产,影响铸管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节约能源的,用于离心铸管中的砂芯装卸设备,当砂芯被送入管模承口中后,先通过本设备将其予紧于该处,浇铸过程中管模高速旋转,本设备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其转变为挤压卡紧力,使芯架、砂芯被牢牢锁紧于管模承口内,浇铸完成后,本设备可自动去除对芯架的挤压卡紧力,并通过油缸将芯架取出承口之内。因此本设备可用普通小型油缸代替昂贵的大直径专用油缸,降低铸造设备的成本,大幅度降低能耗;因采用本设备压紧砂芯与油缸的压紧力关系不大,而且供其利用的离心力随着管模直径加大而加大,因此本设备解决大口径铸管不能用机械装卸砂芯的问题,避免手工打销紧固砂芯带来的缺点和落后状况。同时本设备大降低了轴承所受的轴向力,可延长轴承寿命。
本实用新型离心铸管中的砂芯装卸设备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在管模承口端面上设有由离心力转换杆、内外支架、弹簧构成的离心压紧机构;在管模承口外圆周围设有由框架、抱爪、压爪、抱压油缸等构成的抱压开启机构,所述离心力转换杆一端设有重锤和小轮,另一端设有压头,该压头设有一个面向承口端面的斜面,该转换杆转轴设在靠近压头一端处,使重锤端成为长杆端,压头端成为短杆端,沿管模承口端面安设内支架和外支架,离心力转换杆装于内外支架之间,并与内外支架铰接在一起,支架上设有支顶其长杆端的弹簧,在弹簧支顶下,长杆端伸出支架外侧,压头伸出支架的内侧,位于安装芯架处;抱压开启机构的压爪呈圆弧形,其两端各铰接一个弧形抱爪,当2个抱爪的自由端合拢后,与压爪共同构成环形,抱爪外侧各铰接一个连杆,连杆的另端与框架铰接,压爪的外侧连接抱压油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洪霞,未经李洪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51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显示器
- 下一篇:两用式三键红外遥控鼠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