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视、通讯插座面板无效
申请号: | 98205163.8 | 申请日: | 1998-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32708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30 |
发明(设计)人: | 向子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汐***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 插座 面板 |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视、通讯插座面板,特别是指应用于视、通讯连接插座上,并用以防止因外力造成视、通讯号断讯或设备损坏的视、通讯插座面板结构。
按、目前的电、视、通讯号,已由早期的外露方式连接,演进成内埋的方式,将电、视、通讯号线路皆内埋于壁面内,再于室内适当处开设一插座,供电、视、通讯号的连接,通常于该插座上皆会配置一面板,其目的是为保持室内的美观,且供使用者得知相匹配的电、视、通讯号插座的位置;
而习知的电、视、通讯号插座的面板结构,大抵上是为一恰可配合插座型态而可盖覆于插座上,在面板并开设有供电、视、通讯连接的开口,使用者可轻易地将电、视、通讯装置与插座连接;如前所述,目前的电、视、通讯插座面板,最大的功用是在于遮蔽插座,保持室内的美观,故而习知的插座面板皆为平板状而配置于插座上,欲使用的电、视、通讯号装置的连接线直接垂直的插置于插座上,然而因电、视、通讯号装置的连接线是以垂直的关系与插座连接,若不慎撞及连接处即会使该电、视、通讯号的中断,造成使用者的不便,更甚且,若经常不慎的撞击,亦会造成电、视、通讯装置连接线的插座或接头处损坏,而需另外的更换;
另外,室内的电、视、通讯插座难免有些会因室内装潢的摆设,而位于家具的后方,如前所述电、视、通讯号装置的连接线是以垂直的关系与插座连接,因此常会造成电、视、通讯装置的连接线及其插头或接头处,需依照家具的摆设而弯折,且该处亦与家具直接接触,不慎撞击家具并不知已使该处受到冲击,对插头或接头的损坏更为严重;
缘是,本实用新型有鉴于习知的电、视、通讯面板仅能提供遮蔽的功能,而经常造成电、视、通讯号的中断,或是使造成电、视、通讯装置的插头或接头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止外力不慎撞击连接处的视、通讯插座面板改良,其主要是在面板上具有向外延伸的防撞凸块,因此,外力的不慎撞击仅能接触到防撞凸块而无法碰触到讯号连接处,确保讯号不致中断或连接处受到损坏。
本实用新型视、通讯插座面板,其中该面板是恰可嵌合于视、通讯插座上,并且至少具有一视讯插座开口及一通讯插座开口,其特征是为:于面板上至少具有一向外延伸的防撞凸块,前述的视、通讯插座开口可设于防撞凸块非端缘区域上;其中防撞凸块的最佳实施方式为呈凸起的钝角三角形状;其中视、通讯插座出口最佳实施方式为设置于钝角三角形的短边区域上;其中防撞凸块可为多边形;其中视、通讯插座出口可分别位于视、通讯插座面板上并设置于防撞凸块的两则。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形状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下,其中:
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图3是为图2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图。
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其主要是为一种视、通讯插座面板10,该视、通讯插座面板10是可嵌合于视、通讯插座上(图中未示),并且至少具有一视讯插座开口101或一通讯插座开口102等区域;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特色在于:前述的视、通讯插座面板10上具有向外延伸而离开视、通讯插座面板10顶缘水平面的防撞凸块103,该防撞凸块103可以是呈凸起的钝角三角形或是多边形,以强化防撞凸块103可承受外力撞击的强度;
由于一般的通讯接线20较为柔软(如图2所示的扁平线体),而视讯接线30较绕度较差(同轴缆线),故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在于:前述的视讯插座开口101可设于防撞凸块103的非端缘区域上,即是钝角三角形的短边区域上,而视讯接线30可延壁面方向下垂(如图3所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视、通讯插座面板10即使是设置于家具后方,不当的推挤也只能接触防撞凸块103,而不致使连接处受到撞击而损坏或中断讯号;
如前所述,一般的视讯接线30为同轴电缆线,其视讯接头301一般为外螺纹杆体,于该视讯接头301末端有一六脚螺帽,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防撞凸块103内部的视讯插座开口101的区域设有一恰可供上述视讯接头301六脚螺帽套入的固定板104,以作为固定视讯接头301之用,并且让视讯接线30的头部转入连接时,不至一起转动而无法锁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利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51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