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态曝气器无效
申请号: | 98205437.8 | 申请日: | 1998-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33957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22 |
发明(设计)人: | 吴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20 | 分类号: | C02F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北京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曝气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污水生化处理工程的曝气装置,特别是一种利用气流紊流原理产生微小气泡的动态曝气器。
目前污水处理普遍采用生物化学法,在污水生化处理中,人们采用了多种曝气方式来满足好氧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氧量,因而曝气装置是这种污水处理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常规的曝气装置中,一般采用缩小出气孔孔径的方法产生较小直径的气泡,这种曝气器存在着供气量小、出气孔容易堵塞、效率低等缺陷。特别是常规曝气器用电量占污水处理厂总用电量的50~70%,因此曝气器是污水处理系统经济有效运行的关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动态曝气器,进而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特征构成:
1.一种曝气器,包括曝气喷头和输气管路,其特征在于输气管路由曝气喷头下部与其相连接;曝气喷头包括喷头筒体,盖在喷头筒体出气口上的L型法兰盘和格网,喷头筒体底部的进气口设有阻止板和空气分配盘,喷头体中包含有若干轻质浮球。
2.如前项所述的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止板为周边带有齿牙的圆形板,阻止板与空气分配盘之间之间形成通气缝隙,空气从齿缝处吹出。
3.如前项所述的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分配盘为上部均匀分布有通孔的圆形盖。
4.如前项所述的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浮球的比重小于被处理介质的比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不是靠缩小出气孔孔径的方式生成微小气泡,而是利用紊流原理及浮球产生微小气泡,从而加强氧的传递作用,大大提高氧的利用率;曝气器在运行过程中以及停止运行时,浮球在介质中飘浮从而将格网网眼覆盖,避免污物堵塞;由于曝气器本身个体小,安装所占高度从池底到曝气器出气水面不大于500mm,可以节省池容。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曝气器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曝气器中曝气喷头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曝气器包括:曝气喷头1和输气管路2,输气管路2分别由曝气喷头1下部接入,喷头均垂直向上布置。气体通过输气管路2,经由曝气喷头自下而上喷射。
如图2所示,曝气喷头包括喷头筒体3,盖在喷头筒体上的L型法兰盘4和格网5,喷头筒体3底部设有阻止板6和空气分配盘7,喷头体中包含有若干轻质浮球8。喷头筒体3的底部的进气口设有可与输气管路连接的螺纹,空气分配盘7和阻止板6通过螺栓9固定在进气口的上方。空气分配盘7为上部均匀分布有通孔的圆形盖,均匀分布的通孔为通气孔,在本实施例中通气孔围绕空气分配盘7的圆心均匀分布。空气分配盘上方的阻止板6为齿轮状圆盘,圆盘的圆周边缘均匀分布有齿牙。喷头筒体3的上部为出气口,出气口设置有格网5和L型法兰盘4,格网5与法兰盘4通过螺栓与喷头筒体3安装在一起。浮球8为轻质材料制成,其比重应小于处理介质的比重。
喷头筒体3、阻止板6、空气分配盘7、浮球8及格网5均采用聚丙烯注塑而成。部件之间采用螺栓螺母或螺纹连接安装,因此装配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曝气器的工作原理:空气由曝气器的底部进入喷头,经空气分配盘均匀分布。然后空气受阻止板阻挡,气体挤开阻止板而从齿缝处吹出。由于通气截面突然缩小,压能大大降低,使空气分子的动能增加,产生速度梯度,造成剧烈的紊流扩散运动。高速气流同时又使喷头筒体内的浮球相互撞击并呈旋转运动,这样阻止或减少气泡变大过程,从而使得气泡分散细小状态,最后气泡经带网眼的格网均匀扩散到水中。由于气泡细小均匀从而增加了气泡接触面,提高了氧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曝气器的结构特点,使得本曝气器具有充氧效率高、对空气不需净化处理、耐腐蚀、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易堵塞及成本低等一系列的优点。特别是本曝气器的性能特别优越,经试验测试:单头动态曝气器在曝气池有效水深3.4~4.4米,供气量18~24米3/小时范围内,曝气器充氧能力为0.59~1.21公斤氧气/小时;氧的利用率为9.97~14.33%;动力效率为0.99~1.53公斤氧气/千瓦·时;供风服务面积0.3~0.5米2/单头曝气器。
本动态曝气器可用于推流式活性污泥曝气池,采用一侧布置形式,使水流在池中呈螺旋状前进,增加气泡和水的接触时间。也可以采用池底满布形式,用于接触氧化池等完全混合型曝气池,由于曝气器形成的上升与下降的水流进行对流,增强气液的混合作用,这样一方面保证池底部的充氧,同时又可避免池底部的污泥堆积现象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54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