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直流充电型移动电话电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205526.9 | 申请日: | 1998-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3352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25 |
发明(设计)人: | 施鸿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鸿铭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4Q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韩飘扬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充电 移动电话 电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装置,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交直流充电型移动电话的电源装置,既可直接插接交流市电对其进行充电,也可用市售的充电器对其充电电池组进行直流充电。
现有的移动电话电源必须用充电器对其进行充电,以补充使用移动电话所消耗的电力,移动电话用户除了购买移动电话外还需要额外购置充电器,增加了支出。此外,该充电器一般体积较大且有一定重量,占据一定的空间,不便外出携带。
针对上述问题而改进的充电型移动电话电源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0和充电装置。在外壳10面板12上预设一个具有左右槽口4的内凹室13,供容纳一个可外翻定位的插头15。该插头15具有两个前伸的插电片16及一横向贯穿两插电片16以连接两插电片的导电支轴17,交流市电经插头15的插电片16、导电支轴17及导电板18接入充电装置。由于所设计的导电支轴17与电路板11上的导电板18为硬性接触方式,不能达到充分接触的导电效果,再加上插头15外翻定位及内摆收置时,导电支轴17未脱离导电板18,也易造成电力损耗,影响导电性。特别是插头15导电支轴17的定位是在电路板11确实组装固定的基础上,再由导电板18来支持导电支轴17的,此种结构设计容易发生各部件的松动现象,实际使用情况不够理想。
充电装置的交流输入端连接插头15,对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及稳压,再经由晶体管构成的驱动电路推动变压器及充电电路,以对充电电池组19充入直流电,并使直流输出端与面板12的直流供电端连接,向移动电话供应直流电。然而,充电装置在充电电池组19已充电饱和时是不能自动关闭驱动电路的,因而浪费了电源,也进而影响了各种电路及充电电池组19的使用寿命。另外,该充电装置还没有充电饱和显示及充电电池组19的过温保护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交直流充电型移动电话电源装置,具有整体组配迅速、连接可靠、经久耐用的特点,可提高电流的传导效果,其内的充电型电池不必从装置中卸出即可插接在交流市电上进行充电,当充电电压降低到一定限度或充电电池组充电饱和时均可显示并停止充电以节省电能,提高各电路及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交直流充电型移动电话电源装置,包括由面板及后壳体组成的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中的充电装置;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内凹室,内凹室中容置有可外翻定位或内摆收置的插头;所述的充电装置包括直流输入端和顺序连接的交流输入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由晶体管及变压器连接构成的驱动电路、充电电路、充电电池组及直流输出端;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插头,直流输入端是充电弹片并与充电电池组连接,所述的直流输出端是供电弹片,并与充电电池组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插头由塑料体、左右插电片和塑料支轴组成,所述的左右插电片前后贯穿塑料体并成前长后短的状态,所述的塑料支轴延伸设置在塑料体后端的左右侧;所述内凹室的左右侧壁上相对设置有槽口,与内凹室的左右侧壁相对的外壳内侧设置有左右塑料支板,左右塑料支板前端对应设置槽口,左右塑料支板上的槽口与左右侧壁上的槽口共同夹持并枢置所述插头的左右侧塑料支轴,所述的交流输入端是两导电弹片,在所述插头外翻定位时与插头左右插电片的后端接触,并在所述插头内摆收置时与插头左右插电片的后端脱离;所述的充电装置还包括有过热保护电路,连接在所述充电电路与充电电池组之间;所述的驱动电路中还设有光耦合开关电路,所述的充电电路中还连接有双色发光二极管、电容器与二极管的串连电路及一线性运算集成片,双色发光二极管及电容器与二极管的串连电路分别与所述的变压器次级线圈及充电电池组并连连接,电容器与二极管的连接点串接电阻及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连接线性运算集成片的参考电压端,运算集成片的充电电压端连接充电电池,运算集成片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路中光耦开关的控制端,光耦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中的晶体管。
所述的内凹室设置在外壳的面板上。
所述的内凹室设置在外壳的后壳体上。
所述的过热保护电路是热敏电阻,连接在所述变压器次级线圈与所述充电电池组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鸿铭,未经施鸿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55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