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药物面罩无效
申请号: | 98205815.2 | 申请日: | 199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33441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25 |
发明(设计)人: | 程洪伟;程萍;张海明;霍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洪伟 |
主分类号: | A61M15/00 | 分类号: | A61M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物 面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罩,尤其是一种药物面罩。
一般的面罩(如口罩)的作用仅是用来防止尘埃从口鼻吸入体内,同时兼顾面部保暖的作用,而通过面罩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目的产品尚未发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面罩,它可以从面罩上的缓释药物复合载体及药膜层逐渐释放药物粒子以人的正常呼吸吸入药物粒子从而实现预防、治疗疾病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药物面罩,包括至少二层以上的纤维织物层,在所述的纤维织物层的层与层之间夹装一层药膜层,在所述的药膜层和与其相邻的纤维织物层的层断上夹装一缓释药物复合载体,所述的纤维织物层、药膜层经编织线缝合为一整体。当戴上面罩后,由于人的口腔与面罩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所以在呼吸时在该间隙内会产生一定的气体涡流,此时涡流的流动会载着药膜层及缓释药物复合载体上释放出的药物粒子进入人的口、鼻腔内且通过口、鼻腔内的粘膜被人体吸收,进而实现预防疾病(如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药物面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药物面罩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1a、1b、1c)一纤维织物层,2.(2a)一药膜层,3.缓释药物复合载体,4.编织丝。
由图1、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药物面罩,它包括至少二层以上的纤维织物层1、1a,其中,所述的纤维织物层1,1a在它们的层与层之间夹装一层药膜层2,在所述的药膜层2和与其相邻的纤维织物层1a的层断上夹装一缓释药物复合载体3,所述的纤维织物层1、1a、药膜层2经编织线4缝合为一整体。所述的药膜层2,其层数至少为一层以上。以本例所示,本药物面罩的实施是基于从预防、治疗疾病的角度而言的:一般来说药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口服药经胃肠道吸收、注射药经肌肉或静脉吸收,外用药则直接从皮肤吸收。然,经呼吸道吸收的药物作用途径除喷吸剂(指抑制或缓解哮喘病发作)之外,尚无更理想的选择。但是,实际上人体的口、鼻腔的腔体是有相当大的“隧道”空间的,这一空间需要相对外界较为湿润的环境,由此空间而造就能吸收利于人体健康或治疗诸如感冒之类的疾病的湿润环境无疑是有益的。药物面罩的出现及作用怡是为人体造就了这一环境提供了最佳的选择:人的口、鼻最先接触的是纤维织物层1,在它之后是药膜层2,药膜层之后又是纤维织物层1a,而在这个纤维织物层1a上夹装了(或嵌装了)缓释药物复合载体3,在它之后又可以是纤维织物层1b………。如此几个不同材料的层次缝叠在一起构成了面罩。这时由于人的呼吸动作是鼻翼扇动、口唇稍开,因而在口、鼻与面罩之间形成了旋动的涡流,此涡流的流向是带动面罩外的空气经面罩进入人体的,旋动气流在面罩内外形成一定的压力差,面罩中的药膜层2、缓释药物复合载体3挥发出的药物粒子在上述压力差的作用下自然地被吸入人的口鼻腔中,人体上呼吸道的粘膜自然在参于呼吸的过程中吸收了药物粒子。
考虑到药膜层2特别是缓释药物复合载体3的使用时间可长可短,因而在制做本药物面罩时也可将各层次的连接关系由缝合改为医用不干胶的粘合关系。至于药膜层2,缓释药物载体3的药物组方是如何配制的,这完全取决了预防、冶疗疾病的种类而定。组方可以完全是公知技术的体现也可以是单独的配方。
经过上述实施例,不难看出本药物面罩具有的优点是十分明显的:
一是可以用于防病、治病的医疗实践中,为保障人体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药膜层与缓释药物复合载体可以相互配合使用从而保证药物粒子对人体的持续作用;
三是层次构造简便,便于在不同的场合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洪伟,未经程洪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58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