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定位挡块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8206193.5 | 申请日: | 199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33888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15 |
发明(设计)人: | 林鸿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鸿钧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激扬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县龙***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定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发光二极管定位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设在支脚上任何位置处的短截形横挡块体,并且在该横挡块体下加设辅助固定措施。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挡块结构能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地提高焊接后成品对位准确性。
发光二极管在电子装置中通常是起指示灯作用,显示性地指示电器是否启动。在大量制造过程中,发光二极管的预留高度需与外壳体有一定之距离,以便组装对位时能有准确性。所以生产制造时,均在发光二极管下加装一横挡块体,使插件后每块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均能获得大致相同高度。过去的作法是通过截取等长的套管,或另设一具有穿孔之块体来实现,操作时需人工先行穿套,组装十分费工,而且块体和二极管之间只是套接关系,互相之间没有良好的固定关系,所以在插件上仍难免产生偏动、移位等现象。失去对位的功能。另一种较先进的现有结构如图6a、图6b所示,这种结构利用二极管生产时利用裁脚边缘的残余剩料作为抵挡,以液体充填或射出成型方式,在其支脚上直接设置一固定的横挡块体,这样就可免除传统作法上一一穿插的缺点,由残余剩料来承受自动插件3-5千克的力量,并使插件取得较佳之定位。但这种结构在设计上还存在有下列缺陷:
1.横挡块体的形成与残余剩料密切相关,不管二极管预留长度如何,长度均要设到剩料之边缘处或将其整个包覆住,这样在制造上因不同长度的要求需要准备多组模具,另外成型过长时也比较费料;
2.若横挡块体成型较长时,容易产生头重脚轻重心不稳的现象,使插件后横挡块体无法稳固于电路上,发光二极管于行进间仍不免产生偏斜现象(如图6a、图6b所示),而且随着块体预留长度越高,产生倾斜越明显,所以焊后封装时还需再作二次修正才能顺利装入壳内。
鉴于上述缺点,本申请人经研究,设计,实验及改进后终于产生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较低,用一单一模具就能将横挡块体设于支脚任何部位的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是在上述横挡块体下设有新式辅助固定结构,使插件后发光二极管在行进间及受焊时,都能保持良好的稳定,从而制造出精确定位的产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发光二极管定位挡块结构,它包括一射出成型或液体固设于发光二极管两支脚之间的横挡块体,其主要改进的特色在于,在块体成型时在支脚抗推插件力量的适当位置处设有局部胀大的阻隔部,这样使横挡块体可以短截地设于支脚上任何位置,这在制造上节省了用料,并由于所设的阻隔部承受自动插件3-5千克的力量就不致产生跑偏,移位等现象;另外,在横挡块体下可延伸设有一段假脚,而在电路板上设有相对穿孔作为插件的辅助定位,使对位更为准确,移动、受焊时均不产生跑偏、移位等现象。
现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以期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技术手段,特点,功效有更详细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平面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平面外观图;
图3a、图3b、图3c是本实用新型横挡块体成型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插件取得平稳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锡焊后组成产品之示意图;
图6a、图6b是现有发光二极管产品横挡块体的应用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与现有发光二极管1的相同之处在于,在两支脚11之间设有一个用射出或液注成型的横挡块体12,所不同的特点在于该横挡块体12形成时,在支脚11抗拒插件力量的适当位置处设有局部胀大的阻隔部13。这样就可使横挡块体12在制造时可以短截地设于支脚11上任何位置,这在制造上能节省材料,并且由于所设的阻挡部13的有效阻挡作用而能承受自动插件3-5千克的力量,不致产生跑偏、移位等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鸿钧,未经林鸿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61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防拉倒槽的电源插座
- 下一篇:气球跳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