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囱防尘罩无效
申请号: | 98206314.8 | 申请日: | 1998-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32985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21 |
发明(设计)人: | 于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淼 |
主分类号: | F23J13/00 | 分类号: | F23J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5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囱 防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囱防尘罩。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属于机械工程部,照明、加热分部,燃烧设备,燃烧方法大类,燃烧生成物或燃烧余渣的清除或处理烟道小类,从通道或燃烧室中火焰达不到的地方清除固体余渣的捕集器组技术领域。编号为F23J13/04。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从通道或燃烧室中火焰达不到的地方清除固体余渣的捕集器的技术对烟囱通道除尘,防止环境污染的需求都做过很有成效的努力,设计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技术方案,如1994年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胡文清申报的,授权公告号为CN2159508Y中国专利号(ZL)为:93236550。7号的实用新型名称是“烟囱水幕净化除尘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从通道或燃烧室中火焰达不到的地方清除固体余渣的捕集器技术方面是一例很有价值的发明,它有效地解决了利用水幕的作用来净化除尘的问题。但尚有不足,它还难解决排烟中大量夹带固体余渣飘浮空气中污染环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囱防尘罩。以解决排烟中大量夹带固体余渣飘浮空气中污染环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实用新型一种烟囱防尘罩。主要由烟道、烟囱、支撑筒紧固接圈、帽形支撑筒、下滤尘筛、下滤尘筛孔、下滤尘筛平轴、下滤尘筛震动臂、下滤尘震动拉绳、下滤尘筛震动活动口上滤尘筛、上滤尘筛孔、上滤尘筛平轴、上滤尘筛震动臂、上滤尘筛震动拉绳、上滤尘筛震动活动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设施帽形支撑筒用支撑筒紧固接圈紧固在普通的烟囱上口处,帽形支撑筒的中部中央横向穿制有下滤尘筛平轴,下滤尘筛平轴上装制有以下滤尘筛平轴为中心轴的平面圆形下滤尘筛,下滤尘筛的平上面钻制有20mm的孔距为1mm的下滤尘筛孔,位于下滤尘平轴两侧的下滤尘筛的边缘的正中点各焊制一个下滤尘筛震动臂,并通过帽形支撑筒两侧的下滤尘筛震动活动口伸出筒外,下滤尘震动臂系有下滤尘震动拉绳以控制拉动下滤尘筛震动而清理下滤尘筛上所积存的灰尘,防止堵塞下滤筛孔。在帽形支撑筒的上部中央横向穿制存上滤尘平轴,上滤尘平轴上装制有以上滤尘平轴为中心轴的平面圆形上滤尘筛,上滤尘筛的平面上钻制有8mm的孔距为1mm的上滤尘筛孔位于上滤尘筛平轴两侧的上滤尘筛边缘的正中点各焊制一个上滤尘筛震动臂,并通过帽形支撑筒两侧的上滤尘筛震动活动口伸出筒外,上滤尘筛震动臂系有上滤尘筛震动拉绳,以控制拉动上滤尘筛震动而清理上滤尘筛上所积存的灰尘,防止堵塞上滤尘筛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双重滤尘,就防止了烟中固体余渣大量飞出烟囱外污染环境空气的问题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和原始从通道或燃烧室中火焰达不到的地方清除固体余渣的捕集器的技术相比有三个优点和改进;
第一,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中设计了双层滤尘筛,所以更有效地阻止了烟中固体余渣飘散空气中污染环境,这样就更有利于保护环境;
第二,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中设计了滤尘筛的震动装置,这就为清除滤尘筛上的积存灰尘提供了保障,能使滤尘筛长期使用而不会被灰尘堵死;
第三,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中设计了手动的震动拉绳,这就节约了能原,降低了成本,有助于产品的普及。从而就能更有效地解决了排烟中大量夹带固体余渣飘浮空气中污染环境的问题。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零部件的编号说明:<1>烟道 <2>烟囱 <3>支撑筒紧固接圈<4>帽形支撑筒 <5>下滤尘筛 <6>下滤尘筛孔<7>下滤尘筛平轴 <8>下滤尘筛震动臂 <9>下滤尘震动拉绳<10>下滤尘筛震动活动口 <11>上滤尘筛 <12>上滤尘筛孔<13>上滤尘筛平轴 <14>上滤尘筛震动臂 <15>上滤尘筛震动拉绳<16>上滤尘筛震动活动口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淼,未经于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63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