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向盘式摇杆的旋转复归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8206461.6 | 申请日: | 199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34762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方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歌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F9/22 | 分类号: | A63F9/2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滕一斌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向盘 摇杆 旋转 复归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向盘式摇杆的旋转复归结构,尤指一种可令旋转动作的方向盘式摇杆的置中复归动作与紧急应变的反向转动操控,更具快速、灵敏及确切性,以达更具模拟实际操作的虚拟真实性。
目前,传统电视游戏机所搭配使用的操纵器,不外乎为两手适时操控按压的掌上型与单手摇摆操控按压的握持型两种;然而,前述两种的操控方式皆是藉以X轴与Y轴直线的位移动作,经转换而成画面上所需的非直线式动作,以使操控物的行动路径与反应成效能符合控制者的所需。
但是,现今人们在醋受剌激及临场感的感官享受要求下,尤以驾驶赛车及高速航空器的模拟操控,传统式失真、单调、位移不确切的操纵器已快速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在淘汰没落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旧式产品的缺点重新设计改良,以及,达成置中复归灵敏快速及确切的预期功效,提供一种方向盘式摇杆的旋转复归结构,以方向盘式摇杆的连接轴端于穿设上盖体后,令该端与介于上盖体及底座间的旋转复归装置的转轴连接片结合固定,致使方向盘式摇杆于左右旋转的动作间会连带牵动转轴连接片内两侧固定分设180度的挠性条,以及转轴连接片的凸块与底座上一单一方向带动的人字弹簧,而藉由两挠性条间相互牵制的拉力与人字弹簧的拨动杆抵制凸块的反向力,使得方向盘式摇杆于操控游玩时的置中复归及反向旋转动作的执行可达更具快速及高灵敏性成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方向盘式摇杆的旋转复归结构,由一上盖体、一底座、一旋转复归装置和一方向盘式摇杆组合构成,其中:上盖体,其朝下适当处以对称状分设滑轮及定位柱,而中央处的圆形透孔为供方向盘式摇杆的轴端穿设;底座,为与上盖体呈上下对称配置,其朝上中央处凸设一凸轴,下缘为一体成形具适当长度弧形状的挡墙,其两侧呈向内凹陷的嵌凹槽,与缓冲块嵌设结合;旋转复归装置,配置于上盖体与底座间,其构成元件包括:一转轴连接片、两挠性条、一转轴盖合片及一人形弹簧;该转轴连接片朝下有一对分开适当距离呈对称的定位柱,其间设有一凸块,两侧面进一步定位粘设有缓冲块;上述挠性条,是有适当弹性拉力的弹性体,其两侧设有中空状的环圈,其一套设定位于前述转轴连接片的定位柱,另一套设于上述上盖体上同侧对称的定位柱,之间并绕设于滑轮,使两挠性条于组配完成后是呈分设180度相互抗衡的对拉状态;上述转轴盖合片是与转轴连接片对称盖合,与凸块的相对位置处形成一镂空的穿孔,以使凸块于配置后呈凸设状态;该人形弹簧是以弹簧线体绕设成圆圈并套在底座的凸轴外围,其两端则形成长度延伸并跨设挡墙靠附于缓冲块的拨动杆,而通过转轴盖合片穿孔的凸块则恰位于两拨动杆间。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
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组合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及局部特征放大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操作示意图,其方向为右转时。
图3B为本实用新型操作示意图,其方向为左转时。
图4A为本实用新型方向盘式摇杆右转时人形弹簧的动作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方向盘式摇杆左转时人形弹簧的动作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一上盖体2、一底座3及一旋转复归装置4经组合并与方向盘式摇杆1结合后构成。
其中,上盖体2的朝下适当处以左右位置呈对称方式各分设一滑轮21及一定位柱22,而约中央处的圆形透孔为方向盘式摇杆1的轴端穿设。
底座3,为与上盖体2呈上下对称配置,其朝上中央处凸设一凸轴31,下缘为一体成形具适当长度弧形状的挡墙32,其两侧呈向内凹陷的嵌凹槽33,为与“凹”字形橡胶材料的缓冲块34嵌设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歌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歌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64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340共聚丙烯扩口管件
- 下一篇:数据信号隔离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