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童车曲柄组无效
申请号: | 98206521.3 | 申请日: | 199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3326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丕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丕承 |
主分类号: | B62B9/00 | 分类号: | B62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台湾省彰化***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童车 曲柄 |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童车曲柄组的结构设计,尤指一种可快速完成组装及定位的童车曲柄组的结构设计。
首先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常用童车曲柄组1及其安装于童车车架2的轴孔21上的示意图,由于该曲柄组1组装时,必须先将垫圈13、装于轴孔21右侧的固定套14先行穿入曲柄11,并抵于齿盘12的内侧面121,然后再以曲柄11的外端113穿过车架2的轴孔21,使齿盘12位于轴孔21的右侧,另再依次将装于轴孔21左侧的固定套14、垫圈13、弹性垫圈15及垫圈13穿套安装于轴孔21的左侧,并以插销112插入曲柄11其垫杆体中段左侧的插销孔111后,再盖上护盖16,以完成曲柄组1与车架2的安装。这种常用曲柄组1在组装上有以下缺点:
1、组装困难:安装于轴孔21左、右两侧的固定套14,因内孔141直径较小,而该曲柄11其杆体则呈“N”型,以致增加穿套时的困难度。
2、成本较高:常用曲柄组1由于组成元件较多,相对制造成本高,且因元件多,组装稍嫌费时费工。
3、制造工艺性较差:利用插销112插入插销孔111来做为曲柄组1元件固定限位,由于曲柄的杆体呈N型的曲折状,因此在钻销孔时夹持定位,不易准确,容易造成插销孔偏斜,而使其组装的曲柄组偏离中心点,而造成不良品增加,严重影响曲柄组的品质。
4、常用童车曲柄组是利用插销112插入插销孔111来做为曲柄组1元件固定的限位,但该插销112两端是裸露凸出于曲柄11其杆体外,因此为避免造成儿童骑乘时的刮伤,故须通常会加套护盖16,不仅增加组装的不便性,相对亦提高了制造成本。
为克服常用童车曲柄组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组装的童车曲柄缉,简化曲柄组的元件,提高工作效率,并可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安全性及易于维护的童车曲柄组结构,以利于儿童骑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前、后轴孔固定套、附有齿盘的曲柄、固定盖体的限位套等组成。其组装方式是采用包套的方式,代替原来穿设的组装方式;
附有齿盘的曲柄的杆体所相对于齿盘的另一侧适当位置设有凸环;前、后轴孔固定套是分别套设于车架其轴孔内的两侧,包套曲柄的杆体,而前、后轴孔固定套是由二半圆形的套体所组成,两套体之间有连接段将两套体连接,并于两套体内侧上下端分设有一凸柱及一凹孔,并于两套体上设有一凸缘;固定盖体是于一面设有一透孔,而另一面则为一开口,该固定盖体装设于后轴孔固定套与限位套之间;限位套是由两结构相仿的半圆形块体组成,并在两块体的内侧两端分设有一凸柱及凹孔,另在块体的内侧设有一环沟。组装时,限位套的凸柱,凹孔相配合固定,同时其环沟与曲柄的凸环卡配限位。
附图说明:
图1是常用童车曲柄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常用童车曲柄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号说明:
1、常用童车曲柄组;111、插销孔;11、曲柄;113、外端;112、插销;121、内侧面;12、齿盘;13、垫圈;14、固定套;141、内孔;15、弹性垫圈;16、护盖;2、车架;21、轴孔;3、本实用新型曲柄组;31、曲柄;311、杆体中段;32、齿盘;33、前轴孔固定套;34、后轴孔固定套;331、341、套体;332、342、连接段;333、343、凸柱;334、344、凹孔;335、345、凸缘;35、固定套体;352、开口;36、限位套;361、块体;362、凸柱;363、凹孔;364、环沟。
有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其实际功效,兹以下文并佐以附图来作一说明:
首先,请参阅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曲柄组3,主要由附有齿盘32的曲柄31配合前、后轴孔固定套33、34,固定盖体35及限位套36等元件所组成,其中:
曲柄31为呈“N”型的杆体,一侧枢结齿盘32,并在杆体中段311相对于齿盘32的另一侧适当位置设有凸环312;
前、后轴孔固定套33、34为分别套设于车架2其轴孔21内的两侧,而前、后轴孔固定套33、34是由二半圆形的套体331、341所组成,并于两套体331、341间藉由一连接段332、342将两套体331、341连接使之不致分离,并于两套体331、341内侧上下两端分设有一凸柱333、343及一凹孔334、344,并于两套体331、341设有一凸缘335、3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丕承,未经张丕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65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