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线盒无效
申请号: | 98206559.0 | 申请日: | 199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34488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20 |
发明(设计)人: | 蔡鸿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鸿祺 |
主分类号: | H01R4/24 | 分类号: | H01R4/24;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清华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接转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铜片刺破电线的方式,使电源线的电源能顺利传递至另一组引线的装置。
以圣诞灯泡的灯饰品而言,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垂帘灯串组,其主要是从插座处接出至少三条以上的电源线,其中一条为地线,其他则为火线,再将以每一第火线为主线,以串联方式连接着许多小灯泡,而使整个的灯串组形成如窗帘般的造型,以增加使用上的美感。然而这类灯饰品在制造上有一些缺点,如图1所示的灯饰,在电源线的引线连接处K(此引线是指由电源线的火线延伸出,用以串联灯泡组L的线段),是以人工打结方式固定,但由于一般为增加美观,线丛本身会再卷成麻花状,此引线连接处K即会造成加工时的困扰,因此另有人将该处设计成接头式,但使用上容易脱落,也不符合实际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下座、上盖和导片所组成的接线盒,它转接不仅牢固,而且安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包括:一下座,为一盒体,它在一侧设有数引线口,另在下座身部两侧设有主线口,形成电源线的通路,而在该通路下方在下座内设有导片座,该导片座上设有导片槽,而在槽中段位置突出一弧槽;
一上盖,对应该下座的线沟槽所成的通路处设有压线座,而在该主线口的通路设有线座;
一导片,设置于下座的导片座内,为一金属导片,一端向上设有尖端,而在其身部另突设有一圆弧部,末端设有夹部,可固定连接于引线的金属线端;藉此,当电线需外接引线时,将导片与引线的线端相结合而置入下座的导片座内,再将电源线置入下座的主线口内,并将上盖与它相卡紧,使导片刺破电源线外层的绝缘层而与内层的金属线相接,以使引线以串联或并联与引线相接。
图1为常规窗帘式灯串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引线与导片相接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线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的示意图。
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1可设置于一电源线的任何位置,用以将电源线5的电源分接至另一组引线6处,具有牢固、安全及方便等优点。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其中一组实施例,是将三线的电源线5的线A以串联方式连接一组引线6,其结构主要包括一上盖2、一下座3及数个导片4,组装时该导片4是结合于引线6的线端处,该下座3为一盒体,中间设有一隔片31,并将内部空间一分为二,一为左空间32,一为右空间33,而在下座3一侧设有二引线口34,它分别与左、右空间32、33相通,而在下座3上半部两侧设有主线口35,它由数个圆弧线构成,在本实施例中因电源线5为三线,故该主线口35则由三个半圆弧所构成,藉此形成电源线5的通路;而在下座3另设有数个导片座36、37,它分别设置于左空间32及右空间33内,其位置是对应电源线通路下方,即对应该电源线A的位置;其中该导片座的数目及位置是对应欲连接的电源线(如线A)的位置,假设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是以串联方式连接于线B时,导电片的位置即需要改为对应线B的下方位置,由于每一导片座结构都相同,故本实施新型仅介绍导片座37,在其上设有导片槽371,用以使导片4能放置其中,而在导片槽371的中段位置突出一弧槽372,用以配合导片4一侧外突的圆弧部41,使导片放置其中时,不会因引线6拉动而松脱掉落,而在导片槽371内也形成卡块(图中未示),配合导片4底端的尺寸,也为了防止导片4松脱。另外在下座3一侧设有挂孔30,用以方便使用者将其固定于墙上,另在该下座3的四角隅设有卡掣孔39,以利上盖2盖合时两者能固定。
该上盖2主体较小,用以盖合于下座3顶部,一方面防止外物进入内部,一方面压迫电源线5使导片4则刺破其外层的绝缘层,使引线6能够导通;该上盖2身部设有压线座21,它为数圆弧面构成,是对应下座3的主线口35所形成的电源线通路,藉以固定电源线,而两侧部22较突,用以配合主线口35的壁厚,使盖合后能紧贴于电源线,以利防水、防外物进入的目的;另在上盖2一侧(即图的左下方)设有一线座23,它是对应下座3的引线口34,形成该引线6进入的通路,而在两线座23之间设有沟槽24,藉此在盖合后,隔片31能插置其中,配合线座23紧压引线在引线口34处,即可防止外物及水进入;另在该上盖2四角隅向下设有沟臂25,它具有弹性,能在上盖2下压于下座3时先内缩,至完全下压时再卡掣于卡掣孔39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鸿祺,未经蔡鸿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65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蜂窝式栽培箱
- 下一篇:酒吧、餐厅桌用多功能插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