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D及DVD复合式光盘无效
申请号: | 98206561.2 | 申请日: | 199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3681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8 |
发明(设计)人: | 叶进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铼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7/24 | 分类号: | G11B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d dvd 复合 光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D及DVD复合式光盘,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可以同时记录CDROM格式及DVD格式数据的光盘,以增加光盘的可携性和使用的便利性。
随着电脑数据储存需求量的日益增加,以及对于声光效果的要求,普通的光盘片已不敷使用者需求。过去的只读光盘(CD-ROM)只能存储约650MB的数据,或约为70分钟的音乐数据;在用来储存图像数据时,也只能存储不到半小时的MPEG-2规格的影片。此外,随着应用程序的容量越来越大,使CD-ROM容量不足的矛盾更加严重。
为解决此问题,可以储存更多数据容量的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光盘应运而生,DVD光盘采用较短波长的激光(650nm)作为读取光源,且具有两层数据。藉由这种技术,一片DVD光盘至少可以储存4.7GB的数据,约为传统CD-ROM的7倍,因此可以得到更佳的声光效果和更便利的储存。
然而,由于CDROM及DVD所使用的激光光波波长不同,CDROM为较长的780nm,而DVD为较短的650nm,因此传统的CD-ROM驱动器无法读取DVD盘片的数据,同理DVD驱动器也无法读取CDROM数据。虽然现在有可以同时读取CDROM及DVD盘片的机种,然而价格仍然非常昂贵,因此会造成使用者的负担。由于光盘的制作价格比较低廉,因此,如果能有同时可以记录CDROM格式及DVD格式数据的光盘即可增加光盘片的可携性,而使用者得到更大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D及DVD复合式光盘,该盘片可以同时记录CDROM及DVD数据,并可为CDROM驱动器及DVD驱动器所读取,因此增加使用者的便利。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具有一个第一光盘层及一个第二光盘层,其中所述第一光盘层包含有一反射层,一个有第一节踞的第一透明数据层,以记录可为第一波长光源(CDROM读取头光源)所读取的数据;而所述第二光盘层包含有一个用于粘结上述第二光盘层与第一光盘层的胶合层,和一个有第二节踞的第二透明数据层,以记录可为第二波长光源(DVD读取头光源)所读取的数据;由于CDROM读取头及DVD读取头的读取光束可分别聚焦在所述第一透明数据层及第二透明数据层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光盘,可以同时记录CDROM及DVD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波长为780nm。
其中所述第二波长为650nm。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光盘可以同时记录CDROM及DVD数据,并可为CDROM驱动器及DVD驱动器所读取,可以增加使用者的便利,因此极具产业上的实用价值。
下面配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剖面图。
参见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光盘实施例的剖面图,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光盘1包含一个第一光盘层10及一个第二光盘层20,其中第一光盘层10包含有:一印刷层12,可印制CD内容的数据;一保护层13,防止反射层受损;一反射层14,此反射层14可以反射CDROM读取头的激光(780nm);一个有第一节踞的第一透明数据层16,此第一透明数据层16记录有CDROM格式的数据;而第二光盘层20包含有:一个胶合层22,此胶合层22可使第一光盘层20粘结在第一光盘层10之上,并可使CDROM读取头的激光(780nm)通过,使用于DVD的650nm波长激光读取;一有第二节踞的第二透明数据层24,该第二节踞小于第一节踞,且第二透明数据层24用来记录DVD格式数据。
由上述结构可知,当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光盘片置于一台CDROM驱动器中时,由于CDROM驱动器读取头的光线可通过胶合层22,而聚焦于第一透明数据层16之上,因而可以读取CDROM格式的数据,而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光盘置于一台DVD驱动器中时,由于DVD驱动器可以聚焦在上层的盘片,也即第二透明数据层24,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光盘也可为DVD驱动器所读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铼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铼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65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泡沫生产流水线控制装置
- 下一篇:充气增氧的水族箱过滤器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