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消音和尾气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206683.X | 申请日: | 1998-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35510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22 |
发明(设计)人: | 郭世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世昌 |
主分类号: | F01N3/24 | 分类号: | F01N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张正星 |
地址: | 830002 新疆***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消音 尾气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消音和尾气净化装置,主要供汽车和拖拉机等用来消除噪音和对尾气进行净化与回用。
迄今为止,尚无相同或相似结构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填补本领域的空白而提供一种构思新颖、结构较简单和尾气净化后还可以回用的机动车消音和尾气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由消音室、风扇、空压机、气管道和尾气净化水箱组成,机动车发动机尾气排出管后连通有消音室和空压机,空压机出口连通净化水箱,净化水箱连通过滤装置、消音室和空气过滤器,消音室、空压机和净化水箱装于底盘下。
消音室包括第一消音室和第二消音室。
消音室四周有散热片和内部有散热管和加热管。
第一消音室和第二消音室之间有风扇。
净化水箱四周有散热片和内部有散热管。
净化水箱内有石灰水。
净化水箱后有过滤装置和安全阀。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于汽车下方的布置总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消音室和风扇的正视图,风扇和第二消音室为剖视结构;
图3为图2的俯视图,第二消音室为剖视结构;
图4为图3的A向局部视图;
图5为净化水箱的剖视图;
图6和图5的B部放大图;
图7为图5的局部俯视图。
附图件号代表:
1、车架 2、发动机 3、空气过滤器 4、冷却水箱
5、转向车轮 6、驱动车轮 7、汽油箱 8、蓄电池
9、第一消音室 10、气管道 11、第二消音室 12、散热片
13、散热管 14、吸音网 15、吸热管 16、吸热管
17、风扇 18、净化水箱 19、空压机 20、风扇电机
21、加水口 22、出水管 23、液位指示线 24、过滤装置
25、过滤层 26、过滤孔 27、过水铜板 28、储水器
29、安全阀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装于汽车下部的平面布置结构。件号1-8分别代表汽车的另部件。1为汽车底盘的车架,2为发动机,3为化油器的空气过滤器,4为冷却水箱,5为转向车轮或称前轮,6为驱动车轮或称后轮,7为汽油箱,8为蓄电池。
图1-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消音室和风扇的结构。
第一消音室9的气管10与发动机的尾气排出管连通,第一消音室9和第二消音室11的结构相同,四周有散热片12,消音室内部有伸出于室上下的散热管13,散热管外有吸音网14,本实施例采用铜丝网。消音室中心有吸热管15,本实施例采用三角形管,在吸热管15外围布设有S形吸热管16。吸热管15和16的进出口分别与相邻部件连通,本实施例的连通结构如下:第二消音室11下方的管口(含吸热管15和16)和净化水箱的出口连通,第二消音室上方的管口和第一消音室上方的管口(含吸热管15和16)连通,第一消音室下方的管口(含吸热管15和16)与空气过滤器3连通。第一消音室后有风扇17,以对第一消音室抽空和升压后压入第二消音室。风扇电机20可利用汽车蓄电池8作为电源,或者在风扇电机附近加一个蓄电池。发动机排出的高温尾气经过第一、二消音室的紊流和换热,一方面尾气温度大大降低和尾气噪音被吸音网消除,另一方面来自净化水箱18的气体受到予热和升温,有利于发动机的作功。
为了提高进入净化水箱尾气的压力以利通过过滤装置24,在第二消音室后设有空压机19,压力升高后进入净化水箱的尾气和石灰水搅拌混合后,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和石灰水起作用生成沉淀物沉淀。具体反应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世昌,未经郭世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66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